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郭震遠:中國外交面臨兩大部分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00:27:40  


中國外交面臨的最主要挑戰:強大後如何自處及與世界相處。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郭震遠在《中國評論》月刊3月號發表專文《中國外交面臨的最主要挑戰分析》,作者認為“近年來,中國外交面臨的諸多挑戰,受到人們廣泛關注。但是,對於這些挑戰中最主要挑戰的認識,卻莫衷一是。所謂最主要的挑戰,就是不僅本身是重要挑戰,而且對於其它挑戰有重大影響的挑戰。按此標準,在2010年中國GDP總量鞏固地居世界第二,標誌著中國明顯強大以來,中國在世界上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即明顯強大後的中國,將在世界上如何自處,以及將與世界如何相處,已經成為,並將繼續是中國外交面臨的最主要挑戰。實際的事態發展顯示,中國明顯強大後,中國外交已經面臨的兩大部分挑戰,中國與不同類型國家的關係發生重要變化,以及中國外交面臨一系列更複雜關係,都與中國將在世界上如何自處,以及將如何與世界相處密切相關”。文章內容如下:

   與一些國家的關係發生重要變化成為中國外交面臨挑戰的主要部分之一

  中國必將強大並必將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早已在國際社會預料之中。但是,2010以來中國GDP總量鞏固地居於世界第二,在大為短於國際社會預料的時間內,宣示了中國的明顯強大,這對國際社會仍然產生了強烈震撼,並從而導致了中國與一些國家關係的重要變化。這是明顯強大後,中國外交面臨諸多挑戰的主要內容之一,並且與明顯強大後,中國在世界上如何自處,以及如何與世界相處密切相關。但中國與不同類型國家關係的變化很不相同,充分表現了中國外交須妥善應對的局面的複雜程度。

  1、中國與守成大國關係的變化

  明顯強大的中國是主要的新興大國。所謂的守成大國則是指現有的,實力強大而具世界領導地位的國家,實際上就是一般所謂的具有世界霸權的國家。按此標準,只有美國是唯一的守成大國。其他西方大國都與守成大國的標準存在明顯差距,它們與中國的國家關係基本保持不變。近年來,中日關係出現嚴重下滑,但這不是所謂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關係的結果。

  中國明顯強大後的中美關係,被人們普遍認為是當代的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的關係。很多人以此為出發點,觀察、認識當前和未來的中美關係及其變化。2010年春季以來,美國堅持其亞太戰略調整。這一調整確實有針對中國的部分,而且與中國的明顯強大直接相關。由此很多人認為,美國是在中國明顯強大之際,著手建立遏制、圍堵中國的戰略包圍圈,並進而認為,作為新興大國的中國與作為守成大國的美國,已開始爭奪世界霸權,首先是亞太地區霸權。但實際事態發展卻表明,過去幾年恰恰是中美關係發展良好的時期之一,中美的交流、合作得到進一步重要發展,達到新水準,給中美兩國和世界都帶來重大利益。顯然,中美關係雖發生變化,但並不是落入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必然爭奪、對抗的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實際上這是更為複雜的局面,認識、適應這一局面是對中國外交更重大的挑戰。形成這一局面是多年來中美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中國正確、成熟的對美戰略、政策和策略,具有決定性意義。中國明顯強大後,一貫的對美戰略、政策和策略進一步強化。2012年以來,中國積極宣導中美發展新興大國關係,得到美國回應。現在“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興大國關係內涵,已是中美的共識。事實清楚表明,在中國明顯強大後,中美關係的變化確實是中國外交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這更突出了中國對美戰略、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實際上,也就是在深層次上表現了,明顯強大後,中國在世界上如何自處,以及中國如何與世界相處,對中美關係和中國外交的重要性。

  2010年秋季以來,由於中日釣魚島主權歸屬爭端再度激化,以及安倍政府復活軍國主義的倒行逆施,中日關係已下滑至建交後的最低點。中日關係嚴重惡化不是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爭奪對抗的表現,而是日本在國內右傾化思潮推動下,推進所謂大國戰略,把中國作為其爭取亞太地區領導地位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結果。即使中國沒有明顯強大,中日之間這場較量也難以避免。但是,正因為中國的明顯強大,保證了中國在較量中的主導地位。中國以強大的實力為後盾,有效地反制了日本的種種圖謀,充分顯示了強大的實力對中國外交的有力支撐。有效運用實力,是中國明顯強大後,中國外交戰略、政策和策略面臨的又一個重要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