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反腐敗運動的新政治意涵

http://www.CRNTT.com   2014-05-20 09:33:03  


 
  在這樣的情況下,反腐敗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言自明了。大面積、大規模的腐敗關係到執政黨的合法性。“腐敗要亡黨亡國”是中共再三強調的。中國儘管沒有民主國家那樣的選舉制度,但在政府和人民之間也存在著一種不言自明的“社會契約”。傳統上,皇帝統治社會是“天命”,一旦失去“天命”就會被推翻。朝廷的腐敗就是失去“天命”的一個重要指標。今天,儘管人們不相信“天命”了,但如果腐敗不能整治,政權還是有可能不保。很多年裡,執政黨高層也一直在強調,官員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如果用不好人民所給的權力,人民是可以收回這個權力的。一句話,官員的腐敗會單方面毀掉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契約”關係,從而失去合法性。

  這個道理可能誰都懂,但對一些幹部官員來說,並不想知道歷史上經常發生的王朝更替對自己有什麼關係?國家的興衰與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很少有官員能夠超越自己的、家族的和小圈子的利益去考量整個政黨和國家的利益。儘管歷屆政府都反腐敗,但腐敗者照常我行我素,變本加厲,以至於發展到今天的局面。今天的腐敗和以往的腐敗有什麼區別?這裡的情況很複雜,簡單地說,寡頭經濟局面已經基本形成並且成為腐敗的經濟制度基礎,而一些經濟寡頭開始轉向政治,既“玩”金錢又“玩”權力,從而嚴重惡化著中國總體政治環境。無論是政府本身的治理能力,還是老百姓對政府越來越甚的抱怨和不滿,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根源。

反腐敗就是反寡頭

  因此,這次反腐敗有了新的政治意涵,那就是反寡頭。

  中國經濟寡頭的形成有其體制原因。計劃經濟時代,整個國民經濟是官僚經濟,各級政府管理所有經濟活動。在這個體制下,國民經濟被部門化,分成石油、電子、鋼鐵、煤炭、水利等領域,並且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治理。這是一種變相的“封建制度”。改革開放後,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但經濟管理的部門化制度特征並沒有變,只不過是隨著產業的變化,增添了新的經濟部門,例如電信和金融等。

  在90年代中期,中國政府對大型國有企業進行“抓大”的改革,就是組建龐大的國有企業集團,試圖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這個改革的本意沒有錯,並且從企業盈利的角度來看也很成功。不過,因為以市場為基礎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沒有到位,國有企業的不同領域形成高度壟斷的局面。一個普遍的共識是,國有企業的高利潤來自壟斷而非市場競爭力。部門經濟的高度壟斷性便是經濟寡頭的經濟制度基礎。

  除了經濟制度基礎,經濟寡頭的形成背後還有諸多政治因素。首先是高層領導人的背景。中國的領導層來自“五湖四海”,背景必須是多元的,這是治理一個龐大國家所必需的。但來自不同背景的領導人必然對政治運作產生不同的影響。很多年來,一些高層領導人來自國有企業,他們和原來的“領地”仍然保持著緊密的關係。並且因為中國的國有企業仍然保留著行政級別,主要國有企業(央企)老總本身也是政府官員,這就使得這種關係更加變得有機不可分。

  另外一個重要的政治因素是中國的政治權力運作方式。為了便於管理,中國把治理功能分成不同的領域,即中國所說的“口”,例如黨務口、政法口、宣傳口等。在高層(政治局和常委)實行的是權力分工原則,不同的“口”由不同的領導人負責,並且往往是一個領導人在他所管轄的“口”內擁有絕對的權力。各個“口”之間只有分工,而缺少協調機制,往往形成“山頭主義”。一旦經濟寡頭的情形和這種高層領導權力分工結合起來,經濟寡頭就擁有了無比強大的政治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