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台灣應主動選擇和平統一

http://www.CRNTT.com   2019-03-03 00:02:26  


 
       前景理論分析框架

  在編輯階段,個體憑藉“框架”(frame)、參照點(reference point)等採集和處理信息,在評價階段依賴價值函數(value function)和主觀概率的權重函數(weighting function)對信息予以判斷。該價值函數是經驗型的,它有三個特徵,一是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時是風險規避的;二是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時是風險偏愛的;三是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因此,人們在面臨獲得時往往是小心翼翼,不願冒風險;而在面對失去時會很不甘心,容易冒險。參照點的設立和變化影響人們的得失感受,並進而影響人們的決策。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損失時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獲得時的快樂感。可見,在得失面前,人是理性的,但這個理性是有限的。②

  (二)風險決策前景理論會成為台灣民眾“統”、“獨”行為選擇的基礎嗎?

  1、台灣民眾絕大部分偏向理性經濟人

  台灣民眾中,絕大部分是一般經濟人,當然也有一部分機會投機者。在大一統的“中國人”國族認同中,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是承認以下事實的:一是台灣人民都是不同時期從大陸移民而來,具有中國人的血緣和傳統文化習俗關係。二是台灣人民在長久的反抗荷西政權及日本殖民者過程中,都以回歸祖國為訴求,雖然1945年之後國民黨一直未能完成去殖民化的工作,但真正的日裔後代或親日買辦比例仍屬少數。三是台灣人民在追求翻身做主而做出反抗國民黨、呼應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二.二八”事件中,以謝雪紅等為代表的台灣省籍民主人士明確以回歸紅色大陸的“一個中國”為訴求,拒絕美、日鼓吹的“台獨”,後續國民黨當局的“清鄉運動”被殘酷鎮壓的大部分是共產黨或親共人士,而非台灣省籍人士。四是兩蔣時期的政治與教育均以一個中國和強化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並無“台獨”的歷史基礎。五是新世紀以來台灣中高等教育普及,已經推行十二年中小學教育,大學入學率高達90%以上,絕大部分受過較好教育的中青年一代,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傾向於理性經濟人。

  2、“維持現狀”是台灣民眾在缺乏“和平統一”信息和利益預期下的權宜選擇

  1980年代出現的“民主運動”是基於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而要求尊重和認可農工利益和台灣省籍人的民主權利而發起的。在台灣地區政治解嚴後,本土化、民主化成為台灣社會主流,但在政黨鬥爭中民進黨日漸被殖民時期親日買辦或日人後裔等主導,“民主、自由”和“本土化”被作為標籤和口號來作為與國民黨爭權奪利的手段。客觀來說,原台灣省籍人民與大陸有長期的隔絕和被殖民歷史,沒有與中國大陸同步經歷完整的推翻滿清、以一個個民主革命謀求現代化中國的變革歷程,但與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無直接的矛盾衝突,衹是由於長期的國共對峙及“仇共反共醜共”教育,導致不論是原來的台灣省籍人還是1949年過去的外省人及其後代,都對大陸不瞭解、不理解而存在誤解、擔心,年輕人更在教科書和媒體的影響下出現國族觀的混亂,對未來不確定。對於廣大台灣民眾而言,隨著大陸的經濟飛速發展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雖然大部分都承認兩岸最終會走向統一,但由於對大陸發展的瞭解少而偏頗,對大陸釋放的善意和惠台政策的可能所得小心翼翼,故而在求穩定、規避風險的慣性思維下,姑且選擇“不統不獨”、“維持現狀”來保有其現有生活。對於權貴而言,為保有和擴大其在台灣社會中的優越地位和利益,竭力鼓吹“獨台”或“台獨”,並以此來爭取民眾選票。對於已經來大陸發展多年、瞭解大陸的台商或台胞而言,若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覺悟和理想追求,僅從個人利益出發,放任“台獨”可能使其爭取大陸更多優惠政策,以期有利於短期內個人利益最大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