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台灣選民的變化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9-04-20 00:05:35  


  中評社香港4月20日電/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巫永平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從非理性到理性:台灣選民的世代變化及其政治後果》,作者指出:韓國瑜在去年底的台灣地方選舉中贏得被稱為民進黨大本營的高雄市長,是台灣政治進入新階段的一個最新標誌。在投票給韓國瑜的89萬選民中,有大量中間選民甚至部分淺綠選民。他們支持韓國瑜,不是因為支持國民黨,而是因為支持韓國瑜本人。為什麼他們要支持韓國瑜?這一現象具有指標性意義,標誌著台灣政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進入選民的世代交替。這種交替不僅表現在時間意義上,更表現在政治態度和偏好上。最根本的特徵是由非理性選民向理性選民轉變。理性選民在政治態度和偏好上與傳統非理性選民有明顯不同。理性選民的政治態度正在重塑台灣的政治環境和政治生態,因此也勢必影響未來的兩岸關係。理解這一變化不僅是理解台灣政局演變的基礎,也是大陸今後制定對台政策的基礎。文章內容如下:
 
  一、理性選民和非理性選民

  本文所說的理性和非理性,是指決定政治態度和投票行為的因素差異。理性指的是根據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和判斷決定自己的政治支持。這裡的利益既可以是經濟利益,也可以是價值觀。非理性指的是根據群體的某種觀念而不是自己的利益和判斷決定自己的政治支持。非理性選民較為從眾,理性選民則較為獨立和自主。需要說明的是,理性和非理性,衹是表明決定政治行為的因素差異,無關正確和錯誤,也不涉及道德判斷。非理性並不一定就會犯錯,理性同樣可能犯錯。同樣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說的理性選民和非理性選民,與討論台灣選民特徵時經常聽到的政治選民和經濟選民的說法不同。非理性選民所包含的內容要多於政治選民的內容,理性選民所關注的內容也比經濟選民的說法更為多元和豐富,既有經濟因素,也有政治和社會價值觀。

  台灣選民的理性和非理性是由其所生活的時代所塑造的。而生活的時代由年齡所體現。大體而言,60歲以上多為非理性選民,30歲以下多為理性選民。在這次地方選舉中,高雄60歲以上者支持陳其邁的選民比例最高,就是這一年齡特徵的體現。基本上,台灣開始民主化後出生的人所具有的政治特質與他們的祖輩和父輩開始不同了,這大體上從1990年開始。進入九十年代後,統獨和族群逐漸成為政黨競爭的主要議題,獨派勢力塑造的愛台灣和反中政治正確氛圍加速了台灣意識的加強。陳水扁執政時期開始實施去中國化的課綱,更成為改變新一代年輕人國家認同觀的轉捩點。這種通過年齡體現出來的世代差異在藍色選民身上比綠色選民體現得更為明顯。通常,藍色選民祖輩和父輩的中國認同清晰,而到了孫輩,中國認同已經淡化,台灣認同佔據了國家認同的全部。因此,隨著時間推移,理性選民占台灣總人口的比例會越來越高,非理性選民隨著年齡的增大會不斷萎縮。儘管已經進入從非理性選民到理性選民的交替,但這個過程不會很快完成,而是一個逐漸轉換過程,直到理性選民數量完全超過非理性選民,才可以說台灣已經入理性選民時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