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兩岸和平發展的現實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23-07-21 00:00:49  


 
  2.一個中國何時能回來?

  1998年汪辜會晤時,辜振甫先生曾真誠地表示:“心中沒有一個中國,就不可能談統一。”汪道涵會長在談到如何評價辜振甫董事長時曾這樣說:“對一個人的評價不是那麼幾句話就行的,歷史總會作出很客觀的評價。但是他努力於形成一個中國,這一點我們是認可的。”⑤民進黨兩度上台執政後,背棄一個中國原則,大肆進行“台獨”活動,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遠,台海局勢日趨緊綳,兵凶戰危。值得關注的是,以馬英九登陸為標誌,一個中國開始回來了,已經在路上了。馬的登陸是一個中國回來的起點,其重要標誌是馬在大陸時的一系列兩岸表述,包括“九二共識”、中國人與振興中華。儘管馬對“九二共識”內涵的理解與大陸不盡相同,但這是繼連戰之後台灣政治人物對於台灣前途走向的一個十分清晰的表達。

  3.兩岸對話路在何方?

  馬英九2023年4月28日在希臘第8屆德爾菲經濟論壇上指出,台灣應該主動與北京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對話,特別是就避免台海戰爭的方法與途徑進行對話。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也非常關注在解決台灣問題的過程中如何避免戰爭,兩岸之間能否有一個和平倡議。誰能擔任民進黨當局的兩岸傳話人?誰願意擔任民進黨當局的兩岸傳話人?誰又能讓大陸相信民進黨當局的兩岸傳話人?民進黨會接受“九二共識”嗎?會廢除“台獨黨綱”嗎?答案是當然不會,這顯然是民共之間啟動對話的死結。衹要民進黨在台灣執政,兩岸達成和平協議的可能性就幾乎不存在。

  2005年12月汪道涵先生逝世時,民進黨曾發布新聞稿,肯定汪道涵與海基會一起努力,“將兩岸關係導入更有建設性的走向”,為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盡心盡力,為兩岸人民福祉做出許多重要貢獻。⑥但在海基會日前舉辦的“紀念辜汪會談30周年-回顧與前瞻”座談會上,與會者都很有默契地不提當年汪辜會談得以成功舉辦的“九二共識”基礎,李大維對此表示,與其爭辯一些名詞的意義,不如考慮如何往前走才更重要。問題是如果沒有“九二共識”,台灣的出路在何處?方向在哪裡?如何向前走?民進黨當局應該如何回答海基會的這張問卷呢?

  三、美在兩岸對話協商中的角色轉變

  外部勢力的介入與干涉,始終是中國完全統一的重要障礙。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亦認為,自從兩岸爭端開始以來,美國一直處於中心位置,⑦但他並不會認為美國因素是兩岸對話的障礙。

  從1993年的汪辜會談看,美對此雖有疑慮,認為國民黨對會談結果太過樂觀,但也希望兩岸透過建設性的對話來降低緊張局勢,維持台海和平,因而沒有做出太多的阻撓。對於1998年上海汪辜會晤所達成的成果,美國務院則表示歡迎兩岸取得積極性發展,聲稱“美國政府一直對雙方的交流與對話持鼓勵態度”。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