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月刊:分裂勢力塑造台灣版想象的共同體

http://www.CRNTT.com   2024-01-02 00:03:12  


 
  4.推出“抗中(反共)保台”話語替代傳統“獨立建國”,強化台灣民眾分離意識。聚焦“台灣獨立”目標,運用偷換概念邏輯手段,把過程與結果相混淆,過程掩護結果;動因與旗號相混淆,旗號掩護動因。他們把甲午戰後台民眾抗日行動重塑為“護台戰爭”,把二戰後中國政府接收台灣曲解為代聯合國接收、“台灣地位未定”,把始自1912年的“中華民國”閹割為1949年後“中華民國台灣”,把“拒統謀獨”粉飾成“捍衛民主”“抗中(和平)保台”“保家衛國”,重新解讀歷史,虛構歷史積澱,混淆內外部矛盾性質,塑造“捍衛民主”“抗中(和平)保台”“保家衛國”新價值觀。

  5.借鑒舊日本軍國主義全民戰爭動員經驗,助推台灣民眾認同重構。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指出,日本“官方民族主義”從軍事和現代教育入手,取得成功。“野蠻人的入侵是如此突如其來,如此的強大而具有威脅性,以致大多數人民中的政治覺醒者相率群起支持以新的民族架構所構思出來的國防計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於散布》 吳睿人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8月第1版P92)民進黨刻意渲染大陸“武統威脅”,推動台灣全民軍事化。俄烏衝突後變本加厲,通過推進台軍實戰準備、延長兵役期限、下修戰時兵員動員登記年齡且不分男女、擴大預備役部隊規模、加強學校軍事教育、普及“全民國防教育”、號召打群眾性游擊戰巷戰等舉措,製造戰爭恐怖,濃厚全社會“迎戰”氛圍。台灣民眾“必有一戰”認知迅速提升,願意為保台而戰比例一度超過60%,普遍支持依美護台;社會自發性涉軍“公民社會”團體、媒體及活動“如雨後春笋冒出來”;普遍關心戰爭問題,“你會看到高中生、‘國中生’問你關於戰爭的事情”,他們在家裡跟爸爸媽媽、在課堂上跟老師、在媒體上跟主持人討論“什麼是戰爭”“我們該做哪些事情、該修哪些課” ……台媒指出,“這些是過去從來沒有看見的一些現象”,“對於精神力的凝聚作用跟全民團結的作用是很大的”;延長義務兵服役期“不光是我們需要這個量,而是今天我‘國民’的意志跟‘國家’的生存,要靠義務兵這個制度來重新凝聚起來”(《俄烏衝突一周年,台灣學到了什麼》——不明白播客2023年2月24日)。目前台灣出現這些社會現象,與兩蔣時代以“反共復國”為基本導向的全島戰爭動員相比,性質和後果截然不同。前者助推台灣“新國家民族意識”滋生,後者則起到鞏固傳統國家民族意識認同作用。而從“想象的共同體”理論視角看,民進黨全民軍事教育動員的更大危害在於偷渡“台獨”性質“國民教育”。

    三、強詞奪理必然以失敗告終

  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的台灣版“想象的共同體”塑造是歪理邪說、強詞奪理。在民族大義、國際正義、人類價值面前不堪一擊。要高舉民族大義和國際正義旗幟,掌握中國特色國家民族理論武器,揭露其“台獨”新“理論”的詭詐和伎倆,充分調動台灣社會積澱深厚的中華民族和文化潛力,破立結合、以立促破,導正視聽。

  “想象的共同體”理論立論於反殖民壓迫、民族解放運動方興未艾時期,強行套用於中國分久必合、民族復興及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日益深入人心的新時代,必然破綻百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弟弟佩里·安德森即反對其兄把北美遠程民族主義強加於台灣問題。他認為,兩岸分離源於帝國主義行動而非對帝國的反抗。因為北美是歐洲殖民地,但台灣不但在地理上與大陸毗鄰,而且其“憲政結構”源於1911年中國革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