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日本真的能成爲海洋資源強國嗎?

http://www.CRNTT.com   2017-08-11 00:06:30  


 
  這些年國際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從2011年大地震以來,日本因棄核而導致對進口能源的需求急劇增加。就在這節骨眼上,居然相繼發現了海洋資源,這無疑是“久旱逢甘霖”。而安倍推出的增長戰略將海洋資源的商業開發納入其中,對相關企業和地方政府而言,顯然又是一股強勁的動力。似乎一個新的“海洋資源強國”已是呼之欲出了。

  但遺憾的是這陣欣喜所持續的時間太短暫了,恰似一根火柴劃出火花後隨即熄滅。

  本來在愛知縣附件海域進行的那次試采的預定時間是兩周,但僅持續了6天(共獲取12萬立方米天然氣)就不得不提前中止,因為采掘設備中淤滿了泥沙。在行家們看來,這完全是在預料之中的事,在技術上沒有充分把握的情況下試采純粹是蠻幹。而為了這次試采,日本投入了100億日元的巨資,這是一筆極為昂貴的“學費”。

  本來,經濟產業省準備在2014年進行第二次試采,但因未能解決這一棘手問題,這一試采不得不推遲,而這樣的推遲早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1年經濟產業省就制定了2016年實現商業開發可燃冰的規劃,但在2008年日本“海洋基本計劃”出台之際,這一計劃已被推遲到“今後10年以內”,這就表明被推遲到2018年。但到了2013年4月,根據此前緩慢的進展情況,又被推遲到2024年以後。

  也就是說,在2024年以前可燃冰是無法實現商業開發的。但即便這一被大為推遲的計劃,在專家們看來也一點不樂觀。因為開採的技術問題並未解決,所以屆時能開採多少可燃冰也是一個問號。而具備商業開發價值的可燃冰礦床則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在未能根本解決技術問題的背景下,今年5月,日本相關部門和企業又在距離三重縣志魔半島50公里的海域,通過深海勘探船“地球號”試采可燃冰。這一試采點距離2013年上次試采的地點不遠,在1000米左右的海底試采可燃冰沒多久,再度出現泥沙鬱積現象,於是只能再次草草收兵。雖然這次試采天數增至11天,但獲取的天然氣僅為3.5萬立方米,比上次要少得多,平均日產量僅為上次的1/6左右!這次試采可燃冰平均每天耗資七八千萬日元,這一性價比顯然是太低了。於是,日本經濟產業省眼下已將重點置於國際合作開採,不再“單幹”。例如與美國聯手在阿拉斯加試采,同時還在與印度探討試采的可能性。這樣既可以節省試采費用,還可以扎實地掌握相關開採技術。看來,日本對通過本國技術突破開採障礙已失去了信心,從而採取更務實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