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之瑜:新南向 在越南成為代罪羔羊

http://www.CRNTT.com   2016-08-11 00:28:23  


 
  第二層結構因素是關係均衡的考量。在兩岸關係不好的時候,河內為了維護與北京的關係,避免北京誤會自己見縫插針,因此刻意避免提升越台關係。這樣,河內可以向北京邀功,並間接提醒北京,河內其實本來是可以親台的,這如同是打台灣牌。由於保留了親台的潛在可能,順便給台北製造浪漫憧憬。

  同理,在越中關係面臨衝突的情況下,河內對台越關係就小心翼翼。但台北往往誤以為,河內此刻更願意拉攏台北建立反中統一陣線,這對越中關係造成火上加油的壓力。河內為了維持越中關係鬥而不破,此刻只能訴諸對台嚴拒的調子,因此也是一種向北京表態的台灣牌。

  台越關係遭到池魚之殃,具體而微反映在上述看似零星的事件中。以台塑事件為例,對付台塑,就同時對付了台塑仰賴的大陸幹部員工,儘管越人心理上是在對付華人,可是北京啞巴吃黃蓮,不能不顧面子,說不定河內還會以打擊新南向的這種說詞,私下向北京邀功。至於台北,恐怕更是有苦說不出。

  河內察覺南向的前提是去中、反中,台北就立即在權力均衡的天平上為其所趁。同時,河內大可對台北擺臉色,故意做給北京看,讓北京產生某種河內夠意思的錯覺,進而肯在其他方面緩和對河內的壓力。最後,與刻板印象相反的是,越中關係起伏不定,尤其已是新南向政策遭減分,而非加分的夢魘。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