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邵玉銘語中評:台灣能否安全關鍵在大陸民心

http://www.CRNTT.com   2017-01-03 00:13:43  


邵玉銘寓所收藏許多兩岸關係書籍。(中評社 張嘉文攝)
邵玉銘曾於蔣經國和李登輝時代擔任新聞局長。(中評社 張嘉文攝)
 
  邵玉銘對中評社說,台流企業近來一段時間,為何在大陸開始走下坡,因台灣內部在製造文化“台獨”,大陸人當然開始對台灣反感,大陸對台灣友善的氛圍不一樣了,釣魚台是日本人的,這些種種,不僅是不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而已,是對文化歷史的彼此認同不一樣了。台灣要想清楚,就算是台灣人,跟中國人是分不開的,我們的祖先就是來自中國大陸,宗教、語言、風俗和文化都是一脈相承。

  至於最近熱議的兩岸是否能否形成新共識?邵玉銘認為,兩岸費了好幾年才創造出九二共識,這是一個總結的說法,要取代的話,要先問為何要取代?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陸方並不否認,你談一中我講各表,現在要弄新共識,如果要耗時二十年,兩岸關係瞬息萬變,大家承受的了嗎?

  邵玉銘進一步提到,要讓台灣人民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需要大陸更多一點默認“中華民國”的存在,例如,凡是非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陸方不僅不應反對,對於台灣的參加還要多幫忙協助,因彼此有民族感情在,“中華民國”這個名如果能愈走出去,一中各表在台灣也能更堅定立場,陸方持續打壓台灣國際空間,只會讓兩岸離統一愈來愈遠,聯合國台灣不能參加,雖不滿意但仍理解,但是在國際空間上陸方應不要趕盡殺絕。

  邵玉銘認為,陸方可把這樣的前提,建立在兩岸都是中華民族一份子上,中國統一、復興中華民族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這就跨過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形成新共識。一個中華民族比一個中國更容易接受,未來也可說九二共識、一華各表,一華就是中華民族一份子,但在台灣叫“中華民國”,正所謂以大事小要仁慈,以小事大要智慧,大陸應展現仁慈的一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