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台灣社會與民意 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17-05-07 00:19:20  


 
  台灣也在發生類似的變化

  台灣的價值除了自由、民主、平等、正義等社會價值,還包括台灣特有的統獨這樣的國家認同問題。長期以來,在國家認同這個問題上,台灣社會高度分裂,分別有兩部分民眾主張統和獨兩種價值。國民黨和民進黨分別代表這兩種價值,主張統和主張獨的民眾分別構成了國民黨和民進黨的社會基礎。這一結構相對穩定。對於這一部分選民,國家認同的價值可以超越利益。在2004年選舉中,即使陳水扁執政期間經濟一團糟,民進黨的支持者仍毫不動搖地支持他,“肚子扁扁,也投阿扁”。由於有大約半數以上選民的國家認同價值超越社會價值,使得台灣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不同於其他社會的現象。即在國家認同觀上支持國民黨的選民在社會價值上似乎不應支持國民黨,但由於國家認同重於社會價值,他們選擇支持國民黨。

  社會價值則由國民黨和民進黨共享,兩黨都聲稱代表自由、民主、平等和公正。但由於國民黨有著長期威權執政的經歷,在社會價值的代表上是被動的,處於守勢。民進黨則佔據道德優勢,處於主動和攻勢。

  在2016年選舉中,國民黨則試圖發揮其在處理兩岸關係的優勢,主攻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的弱點。而民進黨採取的策略是避開這個問題,主攻社會價值,把國民黨塑造成一個圖利資本家和權貴、不顧中下層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利益的政黨。結果表明,民進黨的這一策略成功了。國民黨在國家認同問題上的優勢無法表現出來,在社會價值上被民進黨攻得灰頭土臉,毫無招架之力。而民進黨不僅避開了國家認同問題,更是成功把自己塑造成社會正義的化身,最大化其在社會價值的優勢。

  台灣今天的經濟問題是全球化的結果。全球化對台灣經濟影響的最直接表現是受全球產業鏈決定,台灣製造業遷往大陸而使台灣出現所謂產業空洞化現象。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兩岸經濟關係,全球化就是與大陸經濟關係的密切化。由於產業遷移到大陸,中下層選民和年輕人認為自己如果不是兩岸經濟關係緊密的受害者,至少也沒有從中獲益。因此,反大陸就是台灣版的反全球化。主張與大陸建立密切經濟關係的國民黨就是全球化的代表。因此把台灣的經濟問題歸罪到台灣與大陸的經濟聯繫是民進黨的一貫策略。這一邏輯與英國脫歐、美國大選中反全球化的現象如出一轍。而民進黨就是能夠代表和維護年輕人和中下層選民的政黨。這一選舉策略抓住了選民的心理,結果奏效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