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論:台灣校園“文化台獨”的三大危害

http://www.CRNTT.com   2018-04-03 00:08:42  


 

  政治儀式的核心是政治認同。一般而言,對於官方而言,這是一種主動的行為,對於民眾而言這是一種被動的接受。按理說,政治儀式與政治認同是一脈相承的,因為政治認同的內核就是經由政治儀式所表達出來的集體記憶或共同追求,而政治儀式又恰恰是傳遞這種集體記憶或共同追求的使然。台灣中正大學斷然將以加強政治認同為指向的政治儀式從畢業議程中剝離,無外乎有兩點指涉:一方面通過對政治儀式的廢除,打破原有的政治圖騰,進而重構新的政治認同,其正是將“台獨”外化的有力支撐;另一方面,沒有政治儀式的承續性以及莊嚴感,意在誤導台灣青年的政治認同,將“台獨”內化到台灣青年的腦海,為“台獨”培養後備力量。

  可問題是,台灣中正大學這一“台獨”行徑,無疑是將自己人格分裂。原因就在於它使得政治認同與政治儀式人為地錯位,長此以往,學校不僅跟社會脫節,而且也會將社會綁架。也就是說,“文化台獨”首先以教育等軟性手段,將“台獨”文化植入學校的方方面面,然後學校再以堂而皇之、似是而非的“平等”、“自主”面貌引導社會的政治風向,從而推進“文化台獨”的政治化和社會化。

  三、兩岸關係本已脆弱的連帶將會被進一步割裂

  毋庸置疑,中正大學“去中國儀式化”是典型的“文化台獨”。“文化台獨”是指將“台獨”包裝成文化產品推銷給社會大眾,用文化的手段將“台獨”色素注射到社會的各個器官,以文化的儀式的培植所謂的“天然獨”。所以,從這一層面上看,“天然獨”實則是“台獨”人為杜撰的概念,是“文化台獨”的產物,是“人造獨”。其用意無外乎是“文化拒統”。

  就現實層面來說,2月底,大陸頒布“惠台31條”,許多台灣青年紛紛將目光投向大陸,讓“台獨”分子措手不及,懼怕台灣民眾尤其青年群體陣前倒戈,校園“去中國儀式化”或許就是對這一不安和恐慌的具體投射。換句話說,由於台灣民進黨當局特別是“台獨”集團無法在物質層面為台灣青年提供美好的想象和誘惑,故而只能從精神層面壓制甚至根除“親中”的曖昧或情愫,讓中國元素完全淪為台灣政治的次文化,進而迫使台灣青年增強對中國(大陸)的排斥感,至少是無親近感。

  然而問題是,在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情勢下,兩岸校際交流是兩岸為數不多的互動平台,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勢頭,但中正大學此舉顯然是要將兩岸僅存的一點互動空間破壞殆盡,從而達到阻滯兩岸高校尤其是青年之間的正常往來。因此,“去中國儀式化”看似屬於文化領域的事情,實際上對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也會產生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

  首先,“去中國儀式化”給島內其他高校形成了不良示範,台灣大學的“卡管”,中正大學的“去中”,南北一唱一和,讓不少高校散發甚或彌漫著“台獨”的氣息,往後其他高校會不會跟進?尚難定論,但其已經開了先例;

  其次,民進黨當局對校園“文化台獨”一味地的沉默和放任,甚至有些縱容,致使“台獨文化”在大學校園愈加得勢和囂張,這種“非‘獨’即敵”的校園“台獨”將無節制地霸凌校園空間,打壓統派或非“獨”派的意味不言而喻;

  最後,校園“文化台獨”也給大陸帶來不少難題,即那些沒有經過含帶“中國元素”政治儀式洗禮的台灣青年來大陸就學就業,大陸如何應對?是一視同仁還是區別對待?如果是前者,是否會給台灣其他高校留下仿效的口實?如果是後者,又是否會損及台灣青年登陸的熱情和積極性?無論何種抉擇,似乎都會給大陸造成顧此失彼的困局。

  台灣校園“文化台獨”並不是什麼新奇之物,但是潛伏在校園庇護之下的“台獨”分子對中國“去儀式化”的“曲線建國”舉動,無疑是將“台獨”台面化和儀式化的重要一步。表則輕、實則重,大陸須嚴肅對待。

   (本文作者為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