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汪毅夫:台灣——從戰後50年到戰後70年

http://www.CRNTT.com   2018-06-02 00:08:07  


汪毅夫講述戰後的台灣(中評社 張爽攝)
 
  以下是汪毅夫演講全文:

  回看歷史,我們會看到:中日甲午戰爭並不在台灣、並不在台灣附近的海域打,而戰後台灣卻淪入日據台灣時期、或者說台灣日據時期的50年;中國的內戰並未蔓延至於台灣,而戰後台灣卻成為問題、成為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並且久拖未決,至今是70個年頭了。介於戰後50年同戰後70年,還有一個戰後時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台灣光復時期(1945—1948)。從戰後50年到戰後3年、再到戰後70年,歷史會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台灣問題?

  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腐敗無能的清廷被迫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割地賠款、棄陣棄民的《馬關條約》。記得兩年前,也是在北大,我指出:我們也有教科書的問題,“《馬關條約》簽訂,中日戰爭結束”的說法就是一個問題。實際上,在《馬關條約》簽訂以後,台灣人民起而組織義軍,扺抗日本侵略軍,直至當年九月初三日,台灣全島淪陷。台灣人民將中日戰爭延長了5個月又10天。此後,台灣人民又發動了多次反抗日據當局的武裝鬥爭。台灣詩人、學者洪棄生的《台灣戰紀》(又名《瀛海偕亡錄》)上卷和下卷分別記取了台灣人民扺制日本侵略軍的武裝鬥爭和台灣人民反抗日據當局的武裝鬥爭。1922 年,洪棄生、洪炎秋父子遊歷中國大陸。其後,洪炎秋留京求學,先後考取北京大學預科和教育科,並於1929年從北大科育系畢業。在學期間,洪炎秋委托北大出版部印行《台灣戰紀》。北大校友傅振倫《七十年所見所聞》(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79年版)記:北大教育系同學洪標(按,即洪槱,洪炎秋也),“其伯父(按,應為其父,洪棄生也)著《台灣戰紀》(又名《瀛海偕亡錄》)二卷、《中東戰紀》一卷,抒其國家喪地之悲。在北京大學出版部發行,流傳不廣”。北大版是《台灣戰紀》的第一個版本,據說只印行500部。據我所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一部,大陸和台灣藏家亦各藏有一部。 

  從據台之初開始,日據當局在台灣推行“內地化”、“日本化”、“皇民化”即“去中國化”,無微不至,並且無所不用其極。1937年,日據當局的總務長官森岡在講話里說:“為使本島人與內地人無所差異,實質上需要具備皇道精神,俾使對事物之想法,與內地人趨於一致。又在形式上,從語言開始,姓名、風俗、習慣等外形能與內地人無差異為理想。即在精神、形式與內地人相同,始能謂完全日本化”。森岡的講話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可視為日據當局發動“皇民化運動”的動員令,其“理想”即目標是:在“精神”和“實質”上,使得“本島人”即台灣人“具備皇道精神”、對事物的看法(包括對戰爭的看法)同“內地人”即日本人趨於一致,精神與外形“完全的日本化”;第二部分則是對1895——1937年間,日據當局“去中國化”的階段性評估,“從語言開始,姓名,風俗,習慣”,在“外形”或“形式”上與“內地人”即日本人“無異” 。我所見日據當局印發的各種版本的《皇民化讀本》都收錄了森岡的講話。當然,入日本籍也是日據當局“去中國化”的步驟。據《馬關條約》第五款、第十一款,日據當局於1896年8月20日發布《有關台灣住民之國民身份令》,規定1897年5月8日前“末離開台灣總督府管轄區域以外之台灣住民”,即“被視為日本國臣民”,亦即被動地喪失中國國籍、被動地取得日本國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