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王道:“公道伯”王金平參選求公道?(下)

http://www.CRNTT.com   2019-04-01 00:14:52  


 
  三、既追求個人政治生涯登頂,也意欲翻轉黨內主從結構

  如本文(上)部分所述,王在2005年競選黨主席時就提出,國民黨要走向南北平衡,必須落實本土化,而本土化就是基層化;南部鄉親期待土生土長的子弟擔任黨主席,成為大選勝選的基礎。後來王在退出2008大選黨內初選時公開指稱:國民黨歷來的“恩庇-侍從體制”,基本特徵就是少數族群的政治菁英控制中央政權,持續統治多數族群平民;民主化後,國民黨無法獲多數選民支持,形成北藍南綠投票現象,族群對立更形惡化。

  “本土化就是基層化”,什麼意思?自李登輝掌控國民黨十二年後,擔任黨主席的按序計有連戰、馬英九、吳伯雄、馬英九、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其中連與二吳三位是本省籍,馬朱洪三位為外省籍。比例上“本”三外“三”,但在外省籍人口僅占十幾個百分點情況下,不能不說外省籍仍處於優勢地位;其中除連之外,二吳作為主席實際上仍在起著“抬驕”功能。而且在王看來,連與二吳雖可說是“本土化”,但也不夠“基層化”,或許是指因為他們很早被納入國民黨權力中樞、與外省族群已難分彼此,而只有他老王屬於真正由草根基層一步步上來,既沒當過主席,也沒選過“總統”,故而本土化尚未基層化,也就沒有真正本土化。

  所謂“恩庇-侍從”理論,是指國民黨撤台後,以軍事武裝為基礎實行外省人對“中央”政權的絕對控制,同時開放縣市選舉,由地方本土派系掌握縣市政權及縣市議會;而各地派系要在當地當權,則必須對國民黨絕對服膺與順從,以求得“恩准”或“恩賜”。這也形成國民黨政策路線由中央外省族群菁英掌控,地方派系則一般不問政治少談理念、埋頭經營當地政經利益的“外主本從”格局,屬於典型的利益結合體。“民主化”後,這種格局有所弱化,但餘緒未絕。

  不久前的九合一選舉,中南部派系人物占當選縣市長的比例仍然相當之高,據說其中不乏王金平的協調幫助。他們對近期黨中央關於初選方式、人選等等爭論基本不予聞問,很少發聲。王金平未來若以本土為號召發難,能得到多少回應尚在尚難定論。不過,國民黨客觀上由深藍與本土藍拼合而成,則是政壇常用的話語,裂隙是天然存在的。另外,兩年前與大選合併舉行的“立委”選舉,在國民黨党產資源已經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各地參選人仍能獲得五、六百萬新台幣的挹注;而今黨產不再,利益聯結的基礎消失,無疑增添了派系選擇的變數。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他們一定程度上應該具有與王類似的情感和認知體驗,對王黨內出頭的想法想必會有所共鳴呼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