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包承柯答中評:賴清德把兩岸引入戰爭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3-07-28 00:09:02  


 
  40多年來,無論哪個政黨在美國執政、對華政策有何調整,台灣地區領導人從未被美國政府允許進入華盛頓,更遑論白宮。包承柯表示,如今“台獨”分子把中美關係的紛爭分歧視為實現分裂的好機會,是痴心妄想。1971年基辛格首次訪華,中美就達成戰略性共識,使中美關係從對峙架構重回合作共贏。這些年來,美國對華政策轉變的核心在於接受一中政策。1979年中美建交後,美國國內仍有反華勢力把台灣問題拋出來,美國政府也一定程度上默認,甚至以軍售或邀請台灣地區領導人竄訪台灣等方式支持台灣地區。1995年,李登輝竄訪美國引起台海危機,中美為解決此次危機又達成系列共識,包括再次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不可參加聯合國事務、不可支持“台獨”等基本認識,同時中美也達成政府備忘錄,明確指出台灣地區領導人不可訪問美國。

  包承柯進一步指出,如今“台獨”分子變著法子通過過境美國的方式到訪美國,甚至想進一步發展進到白宮,明顯是在挑釁一中原則,是看到日韓領導人在白宮獲得正式國家領導人地位的接待後,也痴心妄想所謂台灣地區領導人也能享受這一待遇。但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若給予台灣相同地位,則是嚴格違背《中美建交公報》等系列承諾,後果不堪設想。如今賴清德不斷挑釁一中原則,背後仍是“台獨”分裂行為作祟,期望讓美國接受台灣是一個國家,接受他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到訪,這必然是痴心妄想。中國大陸決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任何“台獨”勢力分裂國家。

  若賴清德真的當選,包承柯認為,無論他以“和平”還是“民族”的幌子,全世界都清楚認知他是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會把台灣引向戰爭和對抗。看到俄烏衝突和烏克蘭的處境就知道,戰爭帶來的傷害和災難。台灣百姓應用自己的堅定選擇,反對分裂國家領土主權的行徑,也要反對賴清德這樣投機的政治人物去掌握大權。阻撓“台獨”分裂分子政治目的的實現,是台灣百姓必然要負起的責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