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航天英雄激勵澳人困中求變更高飛

http://www.CRNTT.com   2008-12-09 09:36:41  


中國航天英雄訪問港澳,得到熱烈反響。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認爲“航天英雄激勵澳人愛國愛澳戰勝困難 ”。文章内容如下: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昨日抵澳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代表團甫一抵埠,就出席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報告會”,向近千名澳門科學界、教育界人士,普通市民及大學生分享“神舟七號”成功的喜悅。在未來兩天,旅天英雄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還將與青少年朋友及全澳市民透過座談、聯歡等形式,分享中國航天成果和發展進步的榮耀。他們將以自己的熱熾愛國情懷,激勵全澳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更為熾烈地愛祖國、愛澳門;他們將以艱苦訓練、不怕犧牲精神,為澳門市民打氣:堅持一貫的勤奮、拼搏精神,發揚團結一致、互相支持的優良傳統,同舟共濟,戰勝金融海嘯難關。 

  實際上,“航天三英雄”訪問澳門之時,正是紀念祖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及慶祝澳門回歸九周年的前夕,也是澳門居民遇到“金融海嘯”考驗之時。因此,“航天三英雄”的訪澳活動,就不但將可讓澳門市民和青少年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及祖國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團隊精神、崇高的愛國情懷、敢於創新和勇攀高峰的精神,有更深入了解,而且中國航太員的吃苦、戰鬥和奉獻精神,及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奮發圖強、無私奉獻作風,必能激勵澳門居民困中求變,努力戰勝金融危機,以不屈不撓的鬥志,積極進取的心態努力打拼,在克服困難的同時,像中國的航天事業那樣,“飛得最高,走得最快”。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訪問澳門,為澳門帶來了前進的動力,也為社會增添了歡欣的氣氛。 

  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從懂得思維的那一天起,就充滿了“飛天”的浪漫情懷。從夸父追日到女媧補天,從敦煌“飛天”到嫦娥奔月,無不寄托著我們祖先的翱翔太空美夢。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又以“巡天遙看一千河”、“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可上九天攬月”的革命浪漫主義,描繪了中國人民航太事業的美好前景。 

  然而,實行航天事業,必須要有經濟、科技的綜合實力作基礎。過去,雖然中國研發成功了運載火箭,也成功地發射了人造衛星,但那只是航天事業的“初級階段”。只有實行了改革開放,使到國家積累了雄厚的經濟和科技實力,也使到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從制度桎梏中解放出來,才能使中國的航天事業實現歷史性的跨越。從“神舟”載人上太空到航天員出艙活動,只用了短短九年時間就實現了七次重大突破。有了這些成功經驗,也有改革開放所積累的綜合國力作“背書”,更有包括十萬科技大軍在內的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群策群力,中國人民向航天事業就能在翟志剛已在太空邁開一小步的基礎上,再邁大步,實現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工作站上工作及登上月球,使到“嫦娥奔月”的神話,成為活生生的事實;“可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得以實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