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IMF請重新定位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12-02-04 09:16:09  


  中評社北京2月4日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在各種場合呼籲為歐債危機的種子基金注資。剛剛閉幕的歐盟峰會通過了50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機制並提前一年啟動。歐元區官員稱歐洲計劃向IMF增加約2500億美元注資,作為提前一年實施的歐債穩定機制的種子基金,剩下的3500億歐元需要全球其他地區補全。IMF官員認為,可能需要額外5,000億至6,000億美元的資金來幫助對抗歐債危機,希望在近期召開的G20財長會議上尋求巴西、中國以及石油輸出國等支持。

  筆者認為,IMF需要調整在歐債危機中所扮演的“融資”平台角色。因為現有的資金基礎“相形見絀”,在過去幾個月中,IMF一直在尋求增加融資來源。借助多邊機構的優勢,IMF在所有成員國和全球範圍內為歐洲銀行的到期債務籌措資金,僅維持“太大不能倒”的銀行不被違約,也遠非解救歐債危機的正道,而且也維持不了全球穩定。維護全球穩定的方式要具有合理性和針對性。IMF的職能是維護全球的經濟穩定。要發揮“穩定”的作用,其手段、方式必須得“對症下藥”。由歐洲各國扭曲的財政體制以及全球大銀行自我膨脹共同作用下釀成的債務危機的解決方式,必須針對危機形成的兩大原因開刀。

  由於英國的反對,歐盟沒能達成財政體制改革的一致意見。但歐元區至少已面對現實了。已就《財政契約》達成共識,雖然各國財政削減政策和財政一體化改革舉步維艱,但各國已不得不忍痛開始動手切除這個體制“毒瘤”。這個“手術”,短期內可防止債務規模擴大,中長期“手術”成功後,可防止危機蔓延侵蝕貨幣聯盟的基礎,避免歐元解體帶來全球更大的震蕩,從根本上回歸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經濟增長的正常軌道。

  但是,危機的另一主要始作俑者大銀行也必須動“手術”。要防止“太大不能倒”的銀行可能帶來的巨大的系統風險,不是繼續通過資金來維繫其巨大的流動性需求和海市蜃樓般的虛擬資產巨大規模,而是應將高風險的大銀行拆分成低風險的規模相對縮小的銀行,以大大降低系統風險。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