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雲:中日民粹主義政治

http://www.CRNTT.com   2012-10-22 09:22:19  


 
中國民粹政治危害大於日本

  從上述日本民主過程和民粹政治的考察,中國必須認識到自身的民主化進程中一定要避免在執政黨還沒有充分發展好黨內民主的階段被,就迫進入低質量民意民主甚至民粹政治。由於中國缺乏民主的傳統,民眾對於民主社會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還很低,一旦中國陷入民粹政治,危害程度將遠遠大於日本。過去20年,中國改革明顯政治改革滯後,經濟改革卻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和人民收入持續提高。但是中國經濟不可能永遠高速發展,貧富差距擴大事實上保證不了所有人都會受益,因此一旦經濟大幅減速老百姓審視執政黨的目光將會更加嚴厲,到那時執政黨就會喪失推進黨內民主建設的良機。面對民眾日益強烈的壓力,長期執政黨的權威和合法性勢必受到挑戰,而中共黨內的最高層的產生過程繼續保持不民主和神秘主義的話,那麼黨內最高層本身的權威在黨內都會受到挑戰。黨內領導層權威不足就會給一些民粹主義政客所利用。此次薄熙來事件和重慶模式就是一個警鐘,如果真的發展到那種程度中國式的石原慎太郎出現也不是沒有可能。

  發展黨內民主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透明程序選舉黨的最高領導層,明確最高決策層的權限,鞏固中央權威和黨內合法性,同時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執政黨黨員的各種權利。發展黨內民主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進一步透明有程序地加強黨的領導。因為有兩大優勢,目前主動權還在中共手中,首先中國領導人沒有競選的壓力,任期較長,可預測性強,政策延續性好,決策邏輯明晰,仍然具備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能力;第二,中國大多數的民意是支持共產黨領導的,儘管有可能是消極支持(因為相信沒有其他力量能夠代替,可能不一定相信偉大光榮正確的宣傳)。但這些優勢並不是會想當然地持續,如果貽誤時機就有可能重蹈日本自民黨的覆轍,到那時大家都將是輸家。因此黨內民主不僅僅是為黨利計,更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大計。

  作者是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