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施羅德:歐元區一體化的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13-06-13 08:44:29  


德國前總理 格哈德-施羅德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訊/德國前總理格哈德-施羅德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指出,一些國家能夠、並且希望快速推進一體化,另一些國家則希望放慢一體化(如英國),兩派陣營之間的分歧正在加深。歐元區國家的一體化程度將高於非歐元區國家。

  影響歐元的危機與其說是貨幣危機,不如說是一場歐洲政策危機。在擁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EU)和擁有17個成員國的貨幣聯盟,推行結構改革很困難,但如果歐元和歐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就必須改弦更張。

  歐洲現在呈“雙速”運行格局。核心國家在政治上共同發展得更快,而外圍國家則希望獲得更大的自主權。兩大地區的願景大相徑庭,一方將歐洲想象成政治聯盟,一方卻只把歐洲看作單一市場——至於政治進程,很大程度上應讓各國各自為政。歐洲必須在這兩種立場間做出選擇。

  一些國家能夠、並且希望快速推進一體化,另一些國家則希望放慢一體化(如英國),兩派陣營之間的分歧正在加深。歐元區國家的一體化程度將高於非歐元區國家。

  產生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為解決歐元的基本問題,我們必須改革歐洲制度結構。貨幣聯盟的根本錯誤在於,歐元區在經濟金融政策方面缺乏協調。

  加深歐洲一體化也有充分的地緣政治理由,而快速工業化國家的崛起是首要原因。美國不再主要關注歐洲,而是將注意力放在了亞洲。多極世界正在形成,其中兩極已經分明顯現出來:美國現在是、今後也仍將是超級大國;而我相信,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將在國際上扮演起負責任的角色。

  兩極之間是歐洲。歐洲一體化的理由不僅基於戰爭與和平的問題,還關乎衰弱與強大的問題。在政治經濟全球化的世界,歐洲只有團結起來才有希望。我們的模式可以成為世界的燈塔和福音:成為其他地區的榜樣,世界經濟的基石。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