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卡梅倫為何如此高調討好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3-12-04 10:18:38  


 
  英國如今對中國的這種舉動都是讓我們受寵若驚的。英國如此放下身段是有苦衷的。

  作為歐盟的龍頭,中英貿易經濟往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今非昔比,英國已位居德國和法國之後成為歐洲中游國家了。而中國卻強力崛起,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歐洲來說已是舉足輕重,尤其是英國。

  英國政府加強對華關係有著對其自身利益的考量。卡梅倫一直強調英中貿易關係的重要性,曾在2010年承諾到2015年把兩國貿易額翻一番,達到620億英鎊。現在看來肯定有一定的難度。歐債危機以來,面臨經濟衰退嚴重威脅的一些歐洲國家紛紛表示,希望借助對華出口來拉動經濟,英國也不例外。而中英兩國經貿關係也在中歐貿易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一枝獨秀。今年前10個月,中英貿易同比增長7.5%,遠超同期中歐貿易0.5%的增長率。金融危機以來,中歐貿易增長放緩,與此同時,中英貿易異軍突起,從2009年的392億美元增至2012年的631億美元,年均增長17%,高於同期中歐貿易增幅3個百分點。

  所以卡梅倫的訪華明顯帶有著貿易合作先行的意願。卡梅倫急需要將中英雙邊貿易額做到2015年突破千億美元關口的宏大目標。無論如何,對於英國來說,中國是龐大的市場,這是英國借以走出歐盟債務危機爛攤子的救命稻草。

  英國放下身價是值當的。

  關鍵是中國為什麼會鬆口,願意讓卡梅倫訪華了呢?

  很多人說,中國重視英國合作,是尋找一個打入歐盟的突破口,這肯定是一個需求。但是對於當下的中國經濟來說,這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

  我們一直都說,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然而仔細分析,所謂的投資、出口、消費,仍然都是實體經濟的層面。投資一般是投向基礎設施,外貿基本上是商品的出口貿易,消費是商品和一般服務業的消費,說到底還是一條腿。這就為未來中國的經濟崛起提出了要求——必須要有另一條腿快速跟進,這條腿就是金融。

  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金融業的成長緩慢實際上已經制約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得不到血液,虛擬經濟空轉增加高杠杆風險。而與之對比,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其發達的金融業,恰恰可以為中國的金融發展提供值得參考的藍本。

  英國雖然衰落了,但我認為英國在金融業的地位依然是舉足輕重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