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烏東部選舉:恐引發新一輪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4-11-06 11:51:46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訊/11月2日,由親俄武裝所控制的東烏克蘭“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舉行了“大選”,初步計票結果顯示,38歲的“頓涅茨克共和國黨”候選人、親俄准軍事組織Oplot領導人扎哈爾琴科和50歲的“盧甘斯克和平黨”候選人普羅特尼茨基分別以81.37%和65%的選票當選。 

  正如許多分析家所言,東烏舉行的這兩次選舉,是非常氛圍里的非常舉措,選舉本身、過程和結果都毫無懸念可言。 

  在烏克蘭危機持續蔓延、俄羅斯普京政府和基輔當局都不肯、也不可能在東烏歸屬問題上稍作退讓的背景下,這兩個“共和國”如期舉行選舉投票便成為必然,因為非如此不足以向外界顯示兩個“共和國”的實際存在,和對所占地區的有效控制,不足以凸顯“共和國”的“合法性”。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則重申不承認和譴責這兩次“坦克威脅下的鬧劇”。 

  同樣,站在烏克蘭危機衝突雙方背後的相關各方,其對選舉的態度、立場也完全不難猜出——俄羅斯第一時間表示了對選舉的“尊重”和“理解”;而歐盟、歐安會和國際社會則要麼沉默,要麼明確表示對選舉的反對,歐盟外交新負責人莫蓋里尼指出,選舉與9月烏克蘭衝突雙方達成的明斯克協定背道而馳,是非法的無效的,除了個別非主流政治家外,沒有一個國際組織派遣正式觀察員觀察選舉。 

  自9月以來,烏克蘭局勢,以及導致烏克蘭危機發生、惡化的俄羅斯和西方間關係,非但未因一紙協定的簽署而有所改善,反倒變得更加嚴峻。隨著西方對俄制裁效果的逐漸凸顯,尤其油價持續下挫給俄羅斯經濟和國力造成現實和潛在威脅,克里姆林宮越來越不願掩飾其在烏克蘭問題上的“進取心”,並頻頻採取諸如讓戰機逼近北約防空識別區等“非常措施”,對西方進行“敲打”,以表明“我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而俄羅斯這種姿態,恰讓西方更難再有所妥協,因為在一片“你退一步普京就會進一步”的責難聲中,任何超越9月明斯克協定的退讓,都意味著更加汹湧的國內政治攻訐。更何況近一年來的事實也的確證明,在俄羅斯與美歐的角逐未定之前,東烏類似“獨立公投”、“大選”之類行為是不會停止的,而各方到底會到哪一步,目前誰也弄不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