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NAFTA到TPP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10:10:28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訊/由美國、加拿大和與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簡稱NAFTA)於1994年元旦生效,20年來該自貿區對北美、拉美及亞太三個層面的影響分析如下:

北美: 利大於弊

  1992年8月美、加、墨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時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都超過歐盟,是當時全球最大的自貿區。美國前貿易代表席爾斯女士(Carla A. Hills)在2014年首期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表示:“NAFTA是第一個由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共同參予的自貿協定,已達成的市場開放程度比任何貿易協定更寬、更深……過去20年間,北美三個經濟體間已發展出高度有效的供應鏈。加拿大和墨西哥向美國出口每1美元的商品中,分別含有加拿大和墨西哥25分和40分的產值。相較於中國和日本對美出口商品僅有4分和2分。”

  然而就在1994年元旦NAFTA生效的當天,墨西哥最南方的恰帕斯州(Chiapas)爆發了以維護當地印地安人“土地、民主、公正與和平”為訴求的“薩帕塔運動”(Zapatista)。同年12月,新政府因不當使用外匯存底造成墨幣貶值,導致數千家銀行倒閉,上百萬人失業。2003年墨西哥因NAFTA協定取消26種農產品進口關稅,農民舉行大規模抗議希望能重新檢討有關開放農產品的條款。2008年1月農民再以“沒有玉米就沒有國家”為口號要求政府重新談判農業條款。

  儘管如此,NAFTA也為某些產業帶來顯著的增長,汽車工業就是主要受惠產業之一,目前在墨西哥生產的包括福特(Ford)、通用(GM)、福斯(Volkswagen)、日產(Nissan)、豐田(Toyota)、本田(Honda)等全球知名車廠。根據墨西哥汽車工業公會(AMIA)的統計,過去五年內,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墨西哥汽車工業每年增長近1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