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海南,春天的故事還是冬天的童話

http://www.CRNTT.com   2010-01-24 09:25:51  


 
  海南的未來:“春天的故事”
 
  現在的問題是,太多的人執著於海南的過去,也有很多人僅將眼睛盯著海南的現在,卻少有人抬起頭認真瞭望下海南的未來。事實上,國務院新近的規劃定位其實非常清晰,不僅強調“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更提出以“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對全國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發揮示範作用。顯然,此次海南的新定位、新目標已經根本有別於此前特區的空泛概念,頗具“春天的故事”特征。
 
  政府要看得再遠一點
 
   要建設國際旅遊島,政府首先要搞好規劃,預計好未來15~20年的發展前景,千萬不要再像上個世紀90年代那樣,短期房地產投資一擁而入,爆炒一陣子就成了泡沫,中長期投資迅速冷卻。我們的教訓已經很慘痛了。金融、博彩、房地產這些行業到底應該如何發展,旅遊環境、人文、社會環境應該怎樣改造好,這些都是當務之急。一句話,把能做的容易做的先做好。
 
  除了蓋樓還要學學外語
 
  海南省旅委副主任陳耀坦言,目前海南旅遊相關行業中的外語水平與建設國際旅遊島的目標存在差距。2007年5月,英國任我行(My Travel)集團首開了西歐國家直飛中國的定期旅遊包機航線——由英國曼徹斯特飛至中國三亞。這條航線每年將給海南增加近萬名西歐高端遊客,然而運行卻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英方人員在講述關閉航線的理由時說:“我一到機場,就像個啞巴;在出租車上,我還是啞巴;到了酒店,我覺得自己是半個啞巴。”對於三亞之旅,一位英國遊客甚至用“住在豪華的監獄裡”來形容,因為他除了酒店之外無處可去。

  改革要有勇氣也要有智慧
 
  要建設國際旅遊島,海南要經歷成長中的煩惱。例如,如何協調生態海島建設、現代農業基地與南海資源開發之間的關係;又例如,如何在紅色旅遊、會展經濟乃至林林總總的真假古建當中,尋找到一條真正具有國際化特點的旅遊業發展路徑等。這些有關遠景的東西,都和當下的行政者抉擇息息相關,既需決斷、又需睿智,如今最要不得的是首鼠兩端乃至畏首畏尾。
 
  海南之前所謂“特區”授銜時間相對滯後,且有名義、無差異,至今也看不出和其他特區,乃至之後各種名頭的新區、試驗區的明顯優勢。現在國家為海南出台的新戰略,是要海南通過明確產業、區域規劃,為大區域經濟轉型和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占據較高發展起點“殺出一條血路”,留給海南地方操作的政策彈性很大。在改革進入中盤的關鍵時刻,外界唱衰海南固然不可取,但海南人也需拿出些膽色,證明自己的獨到眼光和出眾膽識。(來源:搜狐評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