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北如何因應大陸後撤導彈

http://www.CRNTT.com   2010-08-10 08:18:41  


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薛理泰的文章“台北如何因應大陸後撤導彈”,文章認為,在2012年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之前,國民黨似乎無意同大陸深入討論政治層面的協商,看來,此事要留待馬英九第二任上予以考慮了。詳細內容如下:

  7月30日,在回答記者關於後撤福建沿海導彈的提問時,大陸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表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後撤導彈和調整軍事部署都可以在軍事互信的基礎上討論。這是北京官方就導彈後撤的問題首次公開表態。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則新聞迅即引起台北的回應。

台北對討論軍事反應消極

  次日,台灣“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儘管目前兩岸互動熱絡,卻還沒有到討論軍事互信機制的時候。同時台灣軍方指出,如果大陸主動後撤部署在東南沿海的千餘枚導彈,台灣樂觀其成。正在美國訪問的台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則表示,當前兩岸討論軍事問題的時機還不成熟。她還指出,大陸為建立達成軍事互信,應該後撤導彈,而不宜設下任何政治前提。

  讀者可以認為,台北對於既定的“先經後政、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的兩岸政策,仍然停留於前半段,迄今尚無意抬腿邁入後半段。基此,或許階段性的結論已經呈現,即兩岸互動開始觸及先經後政的政治層面,而先易後難的難度已經浮現了。

  北京可能判斷,在兩岸簽訂ECFA協議,大陸承諾將向疲軟不振的台灣經濟持續輸血以後,兩岸接觸按照“先經後政”的原則,應該開始進入政治層面了。今後兩岸政治博弈將體現為彼此如何出招、接招了。接下來的過程及其諸多環節,具體而言,可能更多地涉及“鬥智”的運籌範疇,表現為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