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政官學商四方齊力應對稀土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0-11-02 11:51:03  


日本應對稀土危機的策略“政官學民四位一體”,可謂環環相扣、各盡其責,能否達到其預想的“脫中國依存”的效果,還須拭目以待。
  中評社北京11月2日訊/稀土危機爆發後,日本媒體關注的焦點從痛批菅內閣“外交懦弱”、“干涉司法”,迅速轉移到了如何應對日趨白熱化的“稀土戰”。可以說,能否打贏“稀土戰”事關日本汽車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生死存亡,也直接關係到菅內閣在巨大的壓力面前能否扳回一局、免於內閣總辭。

  菅直人內閣的稀土危機應對策略,可以用“政官學商四位一體”一言概之。這並非菅內閣的獨創,而是日式“集團主義”文化決定的必然選擇,也是日本既往應對危機最常用的手法。以下分述政、官、商、學各界在這次“稀土事件”中如何借力使力提升日本影響力並間接孤立、打壓中國。

為稀土回收立法並追加預算

  政:主要指國會,政治家尤其是國會議員的主要職責是立法及審議財政預算。

  實際上,鑒於中日關係複雜詭異,深知稀土需求高度依賴中國的日本政界從沒真正高枕無憂。稀土危機發生後,媒體還是齊聲痛批國會危機意識不強,“愚蠢”到將好雞蛋全部放在一只籃子裡。其實,日本1959年即制定了垃圾分類處理及回收利用法,從廢棄電腦硬盤、光驅、電機、汽車中,回收利用稀土的技術也在漸趨成熟,但由於自民黨和民主黨兩大政黨長期在國會相互掣肘,與稀土回收利用相關的法律一直處於被擱置狀態。目前該法案又再被提上國會日程,一旦審議通過,在日本稀土回收利用將受到法律的切實保護和嚴格約束。

  同時,日本國會10月26日應日本經團連和經濟產業相的陳請,通過了3369億日元的臨時追加預算,專用於和第三國合作開發稀土資源,支持日本企業從廢舊汽車和家電中回收提煉稀土資源。日本國會審議財政預算一向相當謹慎、耗時很長,這次可謂“神速”;且眼前日本財政吃緊,民主黨須靠大力削減事業財政支出來爭取民意,卻特別調撥3369億來應對稀土短缺問題,可謂“慷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