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日本震後三大危機談人類發展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1-03-19 08:41:02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訊/“這次襲擊日本的‘恐怖’中的確包含人為因素……日本災難釋放出的‘去人性’(dehumanized)因素顯示,不能完全責備大自然,必須歸責於日本發展本身的失誤。”學者譚中今天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從日本震後三大危機談人類必須深刻檢討發展方向”:

  日本遭受從未有過的同時大規模迸發的強震、海嘯、水災、火災、核災,房屋、車輛、船只以及基礎設施大破壞,生命喪失、顛沛流離,缺電、缺糧、缺(飲)水,卻面對災難沉著應付,沒發生任何搶劫,挨餓的人們耐心排隊等候分配,緊急疏散的群眾在沒有車輛的街上十字路口仍不“竄”紅燈,全國人民不需政府號召而自動節約用電,顯示出一個高度文明社會的輪廓。

天災凸顯發展的失誤

  3月16日《華盛頓時報》發表了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題為“地球的恐怖不是我們的過錯”文章,批判一位市民給倫敦廣播電台的電話把日本災害歸罪於人們的石油開採。該市民生動地形容地球為巨獸,人類為虱子。是虱子先咬巨獸而遭到反擊。

  這次襲擊日本的“恐怖”中的確包含人為因素。比方說,如果日本三島是處於原始森林狀況,我們就看不到當今日本北部的各種慘狀(海嘯不致如此可怖,甚至地震本身或者其感受也不致如此強烈)。因此日本災難釋放出的“去人性”(dehumanized)因素顯示,不能完全責備大自然,必須歸責於日本發展本身的失誤。

  媒體熱烈談論日本震後三大危機:人道危機、經濟危機以及核危機。這核危機在於日本福島核電站不能安全關閉。它的四個核反應堆組機都在主動停止發電後失控,脆弱的後備柴油發電機被地震損壞而不能把核燃料池的熱度冷卻,核燃料棒的鋯水反應不斷產生氫氣因而發生爆炸,用水淹沒核燃料棒的努力失敗,特別加固的核燃料密封外殼融化,放射性元素向空氣中洩露,核輻射不但覆蓋日本上空,還有可能升到離地面9000米以上的大氣層,再被氣流吹送到歐亞大陸或美洲,可能變成上世紀八十年代俄國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後的另一次嚴重核災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