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娜的成功是體育精神的最佳闡釋

http://www.CRNTT.com   2011-06-06 08:34:18  


 
  中國從來不缺體育明星,但中國體育明星的臉譜化形象又素來為人所詬病。李娜則將這一印象顛覆了過來。她可以坦承參加比賽是為了獎金,亦會直言熱愛網球也熱愛婚姻,也不忌諱自己心直口快的“炮轟”會惹來多少非議,她嫻熟的英語及其一貫不按套路操作的“答謝詞”更刺激著陷入審美疲勞的公眾耳目。曾經有一位廣告商抱怨,無論是哪一位大牌乒乓球運動員,都很難吸引廣告商和受眾的關注,因為“中國隊隊員的辨識度極低,清一色的短發和沒什麼變化的表情,讓隊員看起來缺少生氣。所以,這樣的球員成績再好,也難成人氣選手”。而李娜則以其精湛的球技和鮮明的個性提升著她在人群中的辨識度,人們從李娜身上,看到的既是一個選手的魅力,更是一項運動的魅力。這種魅力與金牌或者金錢有關,但金牌和金錢卻絕對不是這項運動魅力的全部。鮮活的李娜,率真的李娜,很難被格式化的李娜,無疑是對體育精神的完美詮釋。 

  卓越的天賦、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身後強大的後援團……李娜的成就非一日之功。而從時間點上觀察,2008年奧運會後“單飛”的李娜成績逐日上漲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說,李娜是中國體育戰略轉型的一個受益者。正是在北京奧運會後,中國開始了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戰略轉型的探索。而眾所周知,“體育強國”的一大標誌,就是必須在具有國際影響力、市場化專業化程度高的項目上取得突破,如果在國際認可度高的主流運動中沒有一席之地,再多的金牌都堆砌不成一個世所公認的“體育強國”。在各方共識之下,網球遂成為中國體育職業化的先鋒。以李娜為代表的中國網球選手隨之屢創佳績,堪稱職業化結出的碩果,直到如今李娜的法網折桂。

  開賽之前並未被看好的中國姑娘李娜捧起了法網的獎杯,一場屬於李娜個人光榮的酣暢淋漓的勝利背後,中國融入世界職業體育體系的曙光也在那一刻冉冉升起。 

  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為李娜奪冠而舉行的慶功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孫晉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時表示,有了李娜成功的經驗,中國運動員培養機制的改革步伐可能會邁得更大,讓更多的運動員像李娜一樣飛起來。 

  “讓更多的運動員像李娜一樣飛起來”,網球運動的管理者已經描述了中國網球的誘人遠景,而更多的人願意相信,這樣的遠景不會僅僅屬於中國網球乃至中國體育。活力一旦得到釋放,便具有無限豐富的可能性,這是李娜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