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幹預的口、手和心

http://www.CRNTT.com   2012-02-13 11:14:32  


歐美也好,海合會或土耳其也罷,繞開安理會直接幹預、尤其直接軍事幹預叙利亞的概率不大,但其它幹預卻不會手軟
  中評社北京2月13日訊/“歐美也好,海合會或土耳其也罷,繞開安理會直接幹預、尤其直接軍事幹預的概率不大,但其它幹預卻不會手軟:在經濟、金融和外交方面進一步加強制裁,讓阿薩德當局變得更虛弱、更孤立,至少更‘無害’;通過讓阿盟觀察團和各國使團‘出出入入’,調控叙利亞國內的政治熱度,對大馬士革當局施加進一步壓力;更頻繁地與反對派接觸、合作,力圖讓反阿薩德運動走上正軌等,都是各國下一步可以做、也一定會去做的。至於最‘有心’的卡塔爾等國,甚至可能走得更遠…”南方網今日登出學者陶短房的評論文章“國際幹預的口、手和心”,詳論如下:

  不管承認與否,叙利亞危機事實上早已處於國際幹預之中:沒有“國際幹預”,四面楚歌、且被阿盟“家法伺候”的阿薩德政權不可能到現在還能堅持不倒,甚至在大多數武裝衝突中處於攻勢;沒有“國際幹預”,叙利亞反對派將真的“手無寸鐵”,他們也斷不可能從去年3月一直和政府軍周旋到今天,且戰鬥持續力宛如中東古代大力士參孫般綿延不竭。 

  然而這些“國際幹預”畢竟都是放在台面下、見不得光的:俄羅斯大方承認雅克-130這種並未投入叙利亞國內衝突的軍火生意,也並不對塔爾圖斯軍港里俄國水兵的作息出沒刻意掩飾,但談及政府軍在危機中所普遍使用的AK系列自動步槍,他們卻毫不猶豫地名之曰“不可能”、“無根據”、“山寨貨”;而不論小心翼翼的歐盟,或時出驚人之語的土耳其,都再三強調“未向反對派提供武器”,甚至最積極的卡塔爾,被披露的“國際幹預”也不過是向反對派提供了若幹衛星電話、手持式微光夜視儀和醫療器械罷了。

  單就叙利亞局勢而言,若非“半島”、“阿拉伯”等卡塔爾、沙特媒體的力推,叙利亞危機很難有今天的國際影響;沒有卡塔爾屢屢在關鍵時刻的畫龍點睛,對叙利亞實施經濟制裁、中止叙利亞阿盟會員國資格、阿盟觀察團在叙利亞的一進一出、明確“阿薩德交權過渡”的阿盟方案,以及在這一方案基礎上推出的安理會“強行表決”……這一系列叙利亞危機的“節點”,恐怕都未必是今天人所共見的答案。 

  可以說,土耳其、海合會的一系列舉措,不僅讓阿薩德由地區棄兒變為國際棄兒,從一個帶有一些改革色彩的阿拉伯專制者,變成了“和民主與自由為敵”的“准流氓政權”,而且一步步為真正的、公開的國際幹預打開了綠燈。2月12日,阿盟外長在開羅召開會議,據稱將討論成立“叙利亞之友委員會”,協調反阿薩德各國的立場、行動,主推手又是卡塔爾。

  不難看出,作為遜尼派瓦哈比教派宗主的海合會各國,是真正有心於國際幹預,幫助同宗同派的叙利亞反對派,推翻“異己”、屬什葉派阿拉維特教派的阿薩德政權的。然而這些國家心有餘而力不足:海合會六國都是錢多人少、“鋼多氣少”,沙特等國財大氣粗,購買了各種先進軍事裝備,卻因缺乏兵源不得不大量封存,如此實力幹預巴林什葉派示威尚能支吾,進入叙利亞,和有長期實戰經驗、核心部隊凝聚力較高的阿薩德政府軍對敵卻底氣不足,且這些遜尼君主的頭號敵人,乃是東邊的什葉派大國伊朗,放著咄咄逼人的伊朗不管,將大量軍力西調,未免太過冒險。至於其它阿拉伯國家,或並不熱心(如阿爾及利亞等),或自顧不暇(如埃及),或相距遙遠(如突尼斯),或本身就存在大量什葉派官兵而不能依靠(如伊拉克)。不僅如此,由於奧斯曼和阿拉伯世界的歷史過節,這兩大“熱心人”還會彼此牽制。由此可見,海合會和土耳其,對國際幹預是有心無力。 

  與之相反,美歐則對國際幹預有力無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