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何普京屢遭反抗卻仍高票當選?

http://www.CRNTT.com   2012-03-07 09:22:33  


 
反抗浪潮

  但問題是,有了體制,就肯定要分體制內與體制外。看看俄羅斯的政黨,在媒體口中,進入杜馬的俄共、自由民主黨和公正俄羅斯黨統統被稱作"體制內黨派"。這些年來,在種種問題上這些政黨表面上對普京的"統一俄羅斯"進行對抗,但暗地裡卻不乏合作。前年發生於小城安加爾斯克的故事說明了這一點。當時俄共議員在該市杜馬裡占了絕對多數,而市長是由議員們直選的。結果當選的市長居然是統俄的成員。

  體制外的政黨便是由涅姆佐夫、米羅夫、卡西亞諾夫等反對派成員領導的右翼黨派。普京這些年著力吸納了俄共為首的左派,自由民主黨為首的民族主義勢力,但唯獨對右翼政黨持打壓態度。原因是90年代時,右翼勢力,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瓦解蘇聯的民主陣營經歷了嚴重的失敗之後已然積貧積弱。既然他們無法對普京構成威脅,那麼普京也就沒有必要吸納這支力量。

  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支力量會在狹窄的生存空間中迎來中產階級爆發的春天。

  在普京的體系以及戰略環節中,唯獨缺少適宜中產階級生存的土壤。中產階級有財力,但是普京的"國進民退"讓私有經濟生存困難。中產階級有能力,但再有能力也敵不過體制下的"背景"。中產階級想創業,但是地方官僚們殘酷的"剝奪"讓許多年輕人無法邁出這一步。

  所以,年輕人們不滿,中產階級不滿。所以,他們走上了廣場,高喊"普京滾蛋!"所以,他們迅速與上述體制外政黨匯合,成了震撼普京體系的一股力量,掀起了一次次的示威浪潮。

  但是,就在中產階級強力伸張的同時,那些經歷了90年代動蕩,經歷了拿不到工資和養老金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們還在對普京感恩戴德。那些心懷強國之夢的人們還在感念普京帶來的大國之威。而年輕的中產積極對那個困苦時代印象是不深的,他們在普京時代步入社會,他們當然因為這個時代和油氣經濟而成為中產階級,但當他們想繼續發展時,普京的體系卻橫亘在面前。

  就這樣,俄社會被分成了如此分明的兩個陣營。誰的人數多呢?不是中產階級,中產僅占人口的20%。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普京在遭到中產階級如此嚴重的反抗時仍然可以高票當選。

  但是未來呢?未來在哪個陣營手中呢?

  眼下的這個俄羅斯仍是那個被90年代自由化改革嚇壞了的民族,是一個極度渴望穩定,渴望大國聲威的民族。但是,在這個國家的夾縫中,中產積極在成長。未來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