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蘇貞昌是否及何時會調整兩岸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2-08-09 09:07:29  


  中評社北京8月9日訊/澳門新華澳報日前登載文章“對蘇貞昌是否及何時會調整兩岸政策的初步研析”指出,蘇貞昌即使是要推出有突破性的兩岸政策,最快也得到二零一四年五月的第二個主席任期開始,但最有可能的還是在二零一四年底的“七合一”選舉之後。詳論如下: 

  民主進步黨的第十四屆黨主席選舉,已於五月二十七日進行,蘇貞昌以一敵四的姿態,獲得百分之五十點四七的得票率而當選,並已於 五月三十日 宣誓就職。在前任主席蔡英文已將中央黨部大部分骨幹拉走,前進“小英基金會”,儼然“地下黨中央”之下,蘇貞昌“將計就計”,在三位副秘書長的職位安排體現“英系”以外主要派系“雨露均霑”的同時,從秘書長到中央黨部各一級部門的負責人,除個別部門外,都趁機安排了“蘇系”、“新潮流系”的人員,從而牢牢掌握了黨中央運作機器。而將於 七月十五日 舉行的民進黨第十五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估計在黨的權力核心——中常委的選舉中,屬於蘇貞昌“自己人”的“新蘇連”,將能獲得過半席位,蘇貞昌就將可把整個黨中央這部選舉機器,掌控在自己手中。在“可操之於我”的有利條件下,蘇貞昌會否履行他在黨主席選舉中的承諾,調整黨的兩岸政策,以盡量縮短“最後一里路”,以利於民進黨在二零一六年代第十四任“總統”選舉中再次實現“政黨輪替”,就值得觀察。

  一、民進黨具有調整兩岸政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民進黨的候選人蔡英文在今年一月的“總統”大選中,在民意支持度幾度緊逼馬英九的情況下,應贏未贏,原因固然很多,但民進黨堅持“台獨黨綱”,蔡英文本人也否認“九二共識”,並曾反對“CEFA”,其兩岸論述呈現空洞與僵化,卻是主要的原因。因此,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就指出,“民進黨的最後一里路是什麼?就是兩岸問題,全黨都知道這次會敗選就是兩岸政策,讓人民不放心。”

  選舉結束後,許多媒體評論都將此次選舉稱為是台灣社會對“九二共識”的一次檢驗,也是台灣選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次選擇。為此,黨內對兩岸政策訴求調整的聲音也就迅速增強,無論是黨內大佬還是中生代,都紛紛要求調整黨的兩岸論述及政策,其中前主席謝長廷還提出了“修改黨綱”的主張。在此輿論範圍下,蔡英文提出的敗選報告的初稿,就因未將兩岸政策列入其中,只是將敗選歸諸於“選民對民進黨執政信賴感不足”等六大原因,而黨內部分人士批評,並被擴大中常會要求“退回重寫”,而不得不在正式的敗選報告中,終於首度承認民進黨必須加強處理中國大陸問題的能量與能力,提供人民一個既不陷入經濟依賴、又可確保經濟生活安全感的政策選項,擺脫反大陸、鎖台灣的刻板印象,才能得到社會對民進黨的信賴。她強調,要處理大陸問題必須要瞭解大陸,要瞭解大陸就必須要在互動中瞭解,所以期待黨能在良好的制度上讓黨員與基層能更認識大陸,進而通過互動找出新方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