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李新政:中國外交看點是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3-04-02 09:48:13  


 
  這兩種政治文化的不同要求,也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政治家的外在素養。正因為如此,90年代的江澤民能夠在外訪期間背誦一下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能夠在宴會上唱俄文歌曲、甚至一展舞姿,常常被中國國內理解為“個人秀”。

  今天,外表溫和與敦厚的習近平能夠在外交出訪的公開環境下自如、從容而又能專注現場的活躍互動,習近平已經開啟中國首腦外交的一個新時代。

  這個時代並非是中國領導人刻意需要去模仿西方政治人物的形象,更不是為了博取媒體的注意,而是中國的新領導人對自己的職業和對自己的信心都已經隨著中國全面走入了世界,而變得更加貼近一個中國和世界完全交融的“新世界”。
中國首腦外交的一個新時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領導人在公眾場合的儀態、談吐和肢體語言,透露出的是一個政治人物的“內心”。這個“內心”對他並不熟悉的世界和環境究竟是簡單地擺甫士(“POSE”,即姿勢)、完成任務一樣去履行自己的使命,還是能夠內心有快樂感地去享受自己在陌生的國度與媒體的聚焦中自己的工作?其中的區別非常大。在3月22至30日習近平一場接一場的外交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習開始以一種內心有享受的感覺來顯示中國領導人的存在,主動通過一種心靈放鬆和思維放鬆的舉動和語言來影響和他見面的人群。

  從這一點來說,習完成了中國領袖們外交出訪的一個時代跨越,難得地展示了作為中國領導人真正是可以在國際外交場合的耀眼燈光下感受、並與別人分享快樂的能力。正如他自己所說的,訪問俄羅斯三天20多場活動,他是“累並快樂著”。

  其次,習近平公開講話的語言使用,也代表了中國領導人對外交的新理解和新感覺。

  北京的媒體中流傳著習的一句話。這就是“生命在於運動、外交在於活動”。習這麼說的意思是,外交就是要多和人打交道、更更多的人深入地打交道。這句話說明了習的對外交活動的直感,但卻頗為傳神和有質感。

  外交活動,特別是首腦的外交活動,當然就是要做和人打交道的活動,但重點是去推銷自己、影響別人。而如何推銷自己和影響別人,中國領導人以往給人的感覺是,聚光燈下的外交就是“長篇大論”、洋洋灑灑的“原則宣示”。但習這一路的講話,套話少了,比喻多了;道理少了,個人的理解多了;“大論”少了,小故事多了。

  這種領袖外交與身體語言的設計,確實反映了習本人的理解和風格。那就是在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不在說多說少,而在於用自己的理解去表達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眼光去解釋自己的國家的利益。

  這種在對外交流時開始追求個性化的努力,體現了習本人的務實與個性。習對中非關係的概括,中非關係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中非關係是“命運共同體”等說法,比以往中國領導人嘴中出現的“深厚的發展中國家傳統友誼”遠為生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