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印度選出了一個政治強人——莫迪

http://www.CRNTT.com   2014-05-20 11:23:34  


 
“狂人”莫迪怎樣打造“新印度”

  莫迪勝選的第一張王牌,就是提出“等我當上總理,印度就跟古吉拉特邦一樣。”因此他表示在內政上要開展重大改革,宣稱要打造更成功、更具世界影響力的“新印度”。

  出生於茶農家庭的印度新總理莫迪,是一個令人生畏的人。不僅讓國大黨的參選者害怕,他一舉結束了大黨難以單獨執政的歷史,也讓他的弟弟心有餘悸,至今膽寒哥哥的做派。小時候兄弟倆喜歡放風箏,主角總是莫迪,“要是不服從,他會生氣,並且會踢人。”

  長大從政的莫迪,與家庭保持著距離,因為他痛恨腐敗,與弟弟多年不見面。在剛結束的大選中,他更是敢於宣稱他的政府中“沒人敢腐敗”。他的強悍和鋒芒,給腐敗橫行的印度政治帶來清風,而針對反對黨的質疑——一個只在地方從政的人能管理好龐大的國家嗎?莫迪的回答就像是踢人,“誰會擔憂一個關切國家富強的人?”

  莫迪很“狂”。在上世紀60年代幫老爸在車站賣茶水時,就是一個特有雄心的人,那時印度擁有車的人很少,而莫迪告訴同伴,他注定將是坐在車輪上旅行的人,並且自認為自己將來是個“大人物”。在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印度大選中,莫迪的“狂”,贏得選民青睞。他敢於承諾“讓每個家庭都用上電,讓每個家庭都有獨立廁所,孩子們有學上,老年人有醫院看病”。他敢在宗教複雜的印度喊出,“我首先考慮改進的目標是印度的廁所,寺廟則排在後面”。

  莫迪之所以如此,自有其政治底氣。從2001年 擔任古吉拉特邦領導人後,他把這個邦發展為全印度投資吸引力最高、基礎設施發展水平最好的地方。他勝選的第一張王牌,就是提出“等我當上總理,印度就跟古吉拉特邦一樣。”因此他表示在內政上要開展重大改革,宣稱要打造更成功、更具世界影響力的“新印度”。他是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經濟政策的擁躉,聲稱除了超市,印度的所有領域都對外開放,並組建一個小政府、企業自由競爭的真正市場經濟。

  在外交上,他也是以強硬著稱。在2013年,他曾多次指責印度政府對華妥協。

  所有這些,很大程度上是選舉策略。他被一些知印派人士標簽為“天生的宣傳鼓動家”,意思是不乏大話空話。當他就職後,面臨的第一大挑戰是經濟復甦、抑制食品通貨膨脹、為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第二大挑戰是能否組建起高效而務實的新政府,人民黨議員大多很年輕,沒有在中央政府的管理經驗;第三大挑戰是能否處理好國際關係,尤其是與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大國的關係。這些挑戰極其嚴峻,可能很快把熱氣騰騰的“莫迪浪潮”給對衝下去。

  至於中印關係,莫迪的政見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很認同中國的經濟成就,曾率團考察中國,把他所執政的古吉拉特邦譽為“印度的廣東”,也提出“把孟買打造成上海”的豪言。根據其開放的經濟策略,未來印度將會和中國在經濟上持續合作,密切兩國關係。而在邊界爭端上,他的意志像鐵板一樣硬。可能的結果是,莫迪用邊界緩和來贏得經濟合作,只要中印不改變邊境現狀。

  而對於美國、俄羅斯和日本,莫迪在政治和外交上忽東忽西似乎難以避免,但在經濟上會與各國合作。只要堅持以經濟為中心,印度又可成為中、美、俄、日關係的平衡閥,為亞洲的國際分量增加籌碼。

  □作者:陳冰  2014年05月20日07:13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