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南海政策差異大 需高度重視

http://www.CRNTT.com   2016-05-24 00:13:29  


 
  (二)兩岸當局南海政策內容的異同點比較

  1、相同點

  (1)兩岸均堅持南海主權屬於廣義中國或整個中國。台灣依據的是所謂“中華民國”及其所謂“中華民國憲法”“事實存在”的實體邏輯。即便是民進黨並不認同國民黨當局“一國兩區”的兩岸政治定位,但它在捍衛所謂海洋權益時也不得不訴諸於既有的政府架構和法律條文。而中國大陸憑藉的則是政府繼承理論,即:既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對過去“中華民國”的政府繼承,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承過去“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和主張就是順理成章,因為前後之間只是政府繼承不是“國家”,而政府的主張代表國家,只要國家沒有被顛覆或者被吞併,作為這個國家之下的任何政府皆有維護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責任和義務。雖然兩岸當局南海政策出發點不一樣,但最終落腳點卻在同一線上,即維護廣義中國或整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2)兩岸都建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南海資源。在各方皆不讓步、相持不下的情勢下,如何避免將事態進一步擴大和升級,兩岸均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政策主張。雖然“擱置爭議”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臨時措施,但在主權爭端一時還難以塵埃落定的狀態下,“擱置爭議”用來化解各方衝突未嘗不是可行之道。緣由在於維持現狀儘管不能使各聲索國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至少它可以保證既有利益不受損害,甚至還有增大的可能。而共同開發則是在擱置爭議的基礎上,實現自身利益的合理化和有效性。它不單單是在兩岸之間取得了高度共識,並且也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賞和認同。堅持這一思想理論,對於兩岸而言,皆是有利無害。

  (3)兩岸皆主張利用和平方式解決南海爭端。和平方式是解決南海主權或領土爭端的最大公約數,它是“六國七方”乃至國際社會的共同呼聲。對於中國大陸來說,和平解決南海問題能夠為維護和鞏固南海主權提供堅實的合法性基礎;對於台灣而言,和平解決有利於避免因戰爭導致的經濟崩潰和社會分裂;對於東盟來說,與中國大陸抗衡,恐將喪失搭乘中國大陸發展經濟快車的機會;對於美國而言,一旦爆發戰爭,因戰線太長,恐會陷入泥潭而得不償失。兩岸都主張利用和平方式解決南海爭端有以下益處:一是避免內耗,有利於營造和平氛圍;二是堅持和平方針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它符合美國和東盟的戰略需求;三是有利於發展現今各方的經濟關係,增強相互之間往來的融合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