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深度專訪:吳非解讀中俄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16-06-29 00:15:11  


 
  吳非:中俄貿易還是以能源、軍工、小商品為主,這樣的畸形結構的貿易很難突破2000億美元的門檻,中俄必須要建立相互自有知識產權的產品,並且在雙方貿易結構上做出突破。比如中俄可以在金融上的合作,可以導向金融信息的合作,甚至包括中國企業到俄羅斯股票市場上市,俄羅斯企業到上海證券、深圳證券上市,這樣雙方的貿易額突破三千億美元都是很輕鬆的,關鍵在於中俄的金融互信度如何。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媒體理事會俄方主席兼“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總經理德米特裡•基謝廖夫近日在俄中實業論壇上具有開創性地提出,俄中兩國可建立共享信息資源,為企業提供最新證券資訊。當中俄兩國在銀行體制合作與銀聯卡普及上開始逐漸合作時,中俄在金融證券領域的合作再次被提出,可以看出俄羅斯這次拿出自己認為比較弱但非常有前景的項目來與中國合作。

  中國證券在最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而且很多企業都到海外上市與集資。本來俄羅斯企業非常希望在香港股市上市,塑造出一種合作的機制,但如何熟悉中國與香港的證券市場,及時掌握相關信息成為主要挑戰。加強中俄緊密關係的訣竅就是如何按照國際金融慣例進行投資,俄羅斯不需要簡單的投資項目。

  現在中俄所依靠的地緣政治覆蓋範圍,為中俄在證券業發展上提供了絕大的空間。當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之後,基本上中國在地緣政治空間已經從全球化的製造業角色,開始向金融、服務業、創新產業中心轉變。但相比英國、美國這些中心,中國的轉變與服務對象似乎更加適合於“一帶一路”的國家。由於“一帶一路”國家充滿地緣爭鬥,政治風險極高,中俄雙方基本上政治完全穩定,只要雙方框架結構有效,必然會對“一帶一路”國家產生蝴蝶效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