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國民黨“本土化”的經不能唱歪

http://www.CRNTT.com   2017-08-10 00:13:50  


 
  國民黨“地方化”、“本土化”的歷史脈絡

  目前,各界習慣將國民黨適應在台發展進行的改造稱之為“本土化”。不過,從大陸的角度看,從歷史的視角觀之,國民黨的“本土化”本質上是“地方化”。說到國民黨的“本土化”,或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國民黨其實早已“本土化”,也有人認為國民黨的“本土化”還不徹底。在筆者看來,國民黨的“本土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早在1949年逃到台灣那一刻就已萌芽,但真正啟動是在蔣經國時期,全面推動是在李登輝時期,微調深化是在連戰、吳伯雄、馬英九、朱立倫時期,真正完成將自吳敦義時期始。

  蔣介石逃台之初,國民黨政權的“本土化”悄然萌芽,但迫於當時特殊的政治現實,僅停留在構想階段。1966年,蔣介石主持“革命實踐研究院行政革新研討會講”時所作的演講就回憶了他1949年逃台之初對國民黨政權“地方化”、“本土化”改造的初始構想。蔣介石稱,“當時我就覺得,既然政府暫時只轄有台灣一省和澎湖、金門、馬祖以及東山、南沙群島等幾百個島嶼,雖說在制度上要有中央和地方的區別,但是在工作業務上,實可以化繁為簡”,“我當時的意思,行政院長可以兼任台灣省政府的主席,內政、財政、教育、經濟各部部長,也就可以兼任台灣省的民政、財政、教育、建設各廳廳長”①。這種將“中央”政權實質“地方化”的構想本質上就是對國民黨當局的一種“本土化”改造。只不過,蔣介石最終迫於“形勢改變、對外關係發展”需要,放棄了這一構想。

  國民黨的“本土化”真正實施是在蔣經國執政時期。蔣經國執政後期,出於維護統治等需要,通過推行“催台青”等政策吸收台灣本省菁英,正式邁開國民黨“本土化”的步子。自此,國民黨的“本土化”的進程一發不可收拾。“到李登輝時期,國民黨的黨員構成、領導層、組織結構乃至於政治主張都已本土化”②。此後,雖歷經連戰、吳伯雄、馬英九等幾任不同省籍背景的黨主席,但國民黨“本土化”的進程不可阻擋。根據大陸學者總結,國民黨的“本土化”過程大致經歷四個階段,即“蔣經國大力提拔本省籍菁英時期(1972-1988年)”、“李登輝將本土化異化為‘台獨化’時期(1988-2000年)”、“連戰全力摒棄‘台獨化’路線時期(2000-2005年)”、“馬英九意圖提出新本土論述時期(2005年至今)”③。馬英九之後,國民黨的“本土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