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吳敦義能否創國共新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7-10-09 00:16:20  


 
  為此洪秀柱在國民黨19全4次會議上鄭重表示,“為了追求台海永久和平,我們要用本黨的‚和平政綱‛對抗民進黨的‚台獨黨綱‛”!這種公開宣示並毫不畏懼兩黨在更高層面的政治對抗表明,作為負責任的在野政黨,為確保台灣民眾的福祉,力主台灣方面應不失時機地與大陸簽訂兩岸“和平協議”,並對堅持“和平政綱”有了長期的規劃,即在野時作為本黨的競選政見,執政後則是施政依據。

  在國民黨黨內長期難產的“和平政綱”一經提出,在島內即刻引爆的影響出人意料。原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給出的權威資料表明:51.5%受訪民眾同意國民黨的“和平政綱”;表示反對的僅20.2%。再作進一步的剖析,國民黨支持者中,同意“和平政綱”的超過82.5%;民進黨支持者中也有34.8%表示首肯。這一系列民調資料表明,“和平政綱”深得黨心、民心。受訪者中不少人認為,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確實有難度,但只要大方向正確,就有做的必要。正因為難,更要下決心去做。只有做,才有希望逐步實現。政黨政治最忌諱的是空談、誤談、奢談。

  “和平政綱”具有多重戰略功效

  “和平政綱”的核心是“和平協議”。洪秀柱在國民黨最困難時期敢於亮出“和平協議”,是振奮黨心、深得民心的一大創舉。而吳敦義在談到洪版政綱建議兩岸簽訂“和平協議”一事時,輕描淡寫地表示,目前國民黨還未執政,因此沒有權力去簽署,否則違反現有“法令”。從表面上看,歷來小心翼翼的吳敦義是怕給民進黨當局抓小辮子而格外當心,實質是反映出因目無遠慮,而界定此為尚不成熟、實無必要之舉。

  作為在野的國民黨,敢於擺脫民進黨的死纏爛打,高瞻遠矚、振聾發聵地力主兩岸結束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議”,具有多重戰略功效:

  一、明確告知台灣民眾,目前兩岸仍然處於敵對狀態。到目前為止,台灣民眾普遍有一種錯覺,誤以為兩岸目前已是和平狀態。但實際的情形卻是:從法理上來說,兩岸目前的現狀仍是敵對狀態,而非和平狀態。目前兩岸的敵對狀態,始於上世紀國共之間的政治鬥爭,後轉變為軍事鬥爭。國民黨敗退台灣後,內戰的形式演變為兩岸的敵對。故兩岸至今的敵對,“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若兩岸之間的敵對狀態不能結束,這對台灣是有利還是不利?!

  二、明確告知台灣社會,要根除“法理台獨”,只有從法理層面積極運作,才是根本途徑。台灣民眾對“法理台獨”深惡痛絕,可島內政黨政治帶來的政黨輪替,給了“台獨黨”掌權的可能性。而其一旦上台,常會給“法理台獨”推波助瀾。具有法理權威的兩岸“和平協議”一旦簽訂,就會將“法理台獨”關進法理的籠子裡。在野黨極力宣導,執政黨即使無視,會受到社會譴責、懲處,而在野黨以此為競選政見獲勝,執政期即可付諸實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