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蔡英文賴清德 兩岸路線如何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7-11-13 00:22:34  


 
  首先,有待觀察說。賴清德持強烈“台獨”意識形態,賴揆若仍然堅持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這將破壞蔡英文兩岸政策的戰略模糊性。兩岸政策將受到獨派壓力、尤其深綠及基本教義派箝制,可能迫使溫和中間路線轉為激進路線,尤其“台獨”大老背後支持賴清德競選“總統”、蔡英文僅就任一任。但從民進黨籍人士挑戰“總統”大位能成功者,其兩岸政策幾乎是採取中間溫和路線,無論是陳水扁為大選提出承認“中華民國”,或蔡英文以維持兩岸現狀為目標皆然。

  同時,從作為南台灣強烈本土意識區域的地方首長,到治理“國政”的“行政院長”,涉及更多高階敏感政治,憲政體制、政黨競爭及兩岸關係、“國際”政經結構,皆會限縮其原來強烈僵化政策主張。賴清德既宣稱堅定“台獨”立場,兩岸關係定位為“國際”關係;同時又倡議“親中愛台論”,提出廢除“台獨黨綱”、承認“九二共識”皆不是問題、德國統一是真正統一。賴揆究竟會往兩岸統合或法理“獨立”哪一方向發展,須視具體環境因應,目前據此論斷言之過早。

  其次,結構限制說。根據憲政體制與慣例,制定兩岸政策是“總統”權限,“行政院長”只是從技術層面執行政策。賴清德受到憲政體制規範、兩岸及“國際”結構制約,難以“行政院長”政治思維挑戰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儘管兩岸、“外交”、“國防”政策領域皆屬“總統”職權,但“行政院長”固然為“總統”的幕僚長或執行長,難以真正成為所謂雙首長;但作為最高行政首長其兩岸政策觀點及說法,將會是蔡政府兩岸政策的重要組成。

  對於兩岸關係性質及兩岸定位表述,賴清德受體制結構限制,宣稱遵循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目標,但採取擱置原“台獨”立場儘量不表態,不表述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對兩岸定位保持沈默。但此將遭致來自泛藍聯盟“立委”質詢挑戰,同時也可能遭受來自聯盟陣線內部激進“台獨”勢力的質疑。

  換言之,賴揆嚴守分際不論,只提遵循蔡英文兩岸關係政策表述。既不再提主張台灣“獨立”、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也不會提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從而在兩岸關係性質保持模糊立場。然而,由於賴清德為“閣揆”,各部會仍屬“行政院”所管轄,加上“閣揆”亦屬“國安會”成員,仍可透過法定職權施加政策影響。

  民進黨兩岸政策曾提出友善陸生、陸配及陸客的理念,賴揆亦可在政策面上大幅鬆綁屬於較為技術性兩岸政策,藉以推動“親中愛台論”具體實踐,對兩岸關係緊張緩解應有所助益。例如適度放寬陸資入台審查標準、放寬對陸生“三限六不政策”、鬆綁陸配身份證六年改成四年的限制、支持和促進兩岸民間經貿及文化交流等議題。從友善陸資、陸客、陸配及陸生具體政策執行出發,儘管暫時擱置兩岸定位表述,也可逐步積累善意建立信任。並減少各部會被質疑一再推動“去中國化”政策,避免被批評從事“柔性“台獨”、“文化“台獨”及“漸進式“台獨”,徒增兩岸間不信任與緊張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