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惠台新政的理論啟示與現實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8-05-23 00:47:03  


 
  而台灣雖長期以文化軟實力為傲,但在島內政治因素和所謂“主體意識”的干擾下,正在逐漸遠離中華文化的“道統繼承”和“敘事詮釋”身份,無法放大精神格局,也欠缺與國際和華人文化圈連結。過度而偏狹地強調“台灣主體”身份,導致台灣文化產業只能一頭扎入島內狹小市場,躲進當局補助的小確幸,在同溫層內抱團取暖,陷入了低成本拼低收視率的閉環,這是近年來,台灣影視業者選擇“勝利大逃亡”的深層原因。2018年的元旦,幾乎所有台灣演藝圈大咖藝人雲集大陸跨年晚會:久未合體的S.H.E在浙江衛視,費玉清與王力宏在東方衛視,李宗盛、周華健、張信哲等在江蘇衛視,蔡依林、羅志祥和張惠妹則在湖南衛視。可見,大陸有能力引領、容納兩岸文化產業的共創再造與融合發展,而台灣的人才、經驗、創意、技術和地域特質可以為這一進程注入活水,江河入海方能成其大流。而文化產品所承載和傳遞的中華文化共同價值觀,也是兩岸心靈契合的不竭源泉。

  四是加速教育產業對接和人才流動。此次《若干措施》中有19條措施是著力於為台灣同胞在陸學習、創業、就業和生活提供同等待遇。包括鼓勵台灣教師到大陸大學任教,在台取得的成果可以納入評鑒,開放台灣研究人員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四類科研基金,以及參與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的機會等。

  這其中不少措施,事實上是將現有的做法進一步明確化、明文化。例如,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早已有多位教授獲邀大陸高校的“千人計劃”或省級的講座教授,年薪多在1至200萬人民幣左右,外加優渥的房屋津貼和家人的就業就學服務。平均而言,大陸高校往往能對台灣教師開出近兩倍的年薪。台“中研院研究員”彭信坤舉例稱,他認識的一位台大經研所博士畢業生在台難求一職,卻獲得大陸山東大學40萬人民幣年薪的邀請。此次《若干措施》還特別著墨兩岸醫療合作。台灣有醫療尖端技術、頂尖人才,自費醫療市場經驗豐富;兩岸民眾有類似的疾病和照護需求,兩岸醫療合作也存在共同進步的利基。儘管去年的民間醫學交流大幅受挫,但《若干措施》的出台,有望激發更多台灣醫學人才到大陸試水溫。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高瑞華表示,他近日每天收到上百個來陸工作的諮詢,其中不少是醫療、金融專業人才。而以推動學生赴陸實習多年的台灣實踐大學為例,約有75%的實習學生再回到大陸工作;而在大陸求學的碩博士生因已有人脈,留陸工作者為近8成。此外,《若干措施》提出對台開放台灣專業人才市場就業與強化人才就業媒合機制,例如向台灣居民開放報名參加大陸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為方便台灣人才在大陸應聘工作,推動各類人事人才網站和企業線上招聘做系統升級,支持台灣專業人才使用台胞證註冊登錄,預期也將擴展卡式台胞證申請量。

  然而,在台當局各種苛規嚴矩的限制下,台灣高校教師雖有高度“西進意願”,卻也步履艱難。具體而言,島內的公校教師因受到當局法令限制,無法自由來陸,輕則飯碗不保,重則“有觸法之虞”。但相對於編制內的現職教師,博士畢業生、兼職教師、私校教師及已退休教師則更具來陸傾向。台灣的少子化導致師資力量相對過剩、競爭激烈。因此,大多學校對增聘教師訂下的條件較為嚴苛,甫獲博士學位的畢業生恐怕無法取得教職,因此,較容易受大陸高薪吸引。但台灣教育界認為,相比於“成熟後可能歸台”的年輕博士,更富資源、經驗的退休教授來陸的影響更大。公立大學退休教師若赴私校任教,就會被打成“雙薪肥貓”而無法領取退休金,而軍公教“年金改革”又大幅砍掉退休金,因此,這一群體“西進”意向也最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