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現場:兩岸學者暢談中華文化凝聚力

http://www.CRNTT.com   2022-11-15 00:11:05  


王在希(中評社 張爽攝)
 

  王在希說,72年來,祖國大陸與台灣一直處於分離狀態,但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屬性沒有改變。由於歷史的原因,台灣文化具有她自己鮮明的特色,吸收了更多的外來文化,但她依然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說一個分支。中華文化始終是連結兩岸的一座堅固橋梁,儘管民進黨當局一直推動“去中國化”,但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血脈聯繫是割不斷的。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大趨勢也同樣是阻擋不住。

  台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馮明珠表示,本次論壇的主題是論壇的主題之一是“文明新形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音視頻是當代流行的傳播形態,成語故事是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她在退休後致力於推廣中華文化,而成語故事語音視頻的製作就是以創新手法推動優秀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播,“成語累積了多少前人的智慧,經過了千百年的沉澱,濃縮為通俗易懂的話語,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值得我們推廣。”

  馮明珠帶領著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創作了多條解說成語故事的視頻在微信、優酷等多個視頻平台上傳播,並在現場播放了“物換星移”、“同舟共濟”兩個成語故事。

  中華文化總會原秘書長、著名作家楊渡在發言中主要介紹了連雅堂及其著作《台灣通史》。他表示,連雅堂的《台灣通史》出版已有百年,其中展現出獨特的民族氣節和傳統文本的性格。連雅堂在這本書中不僅是在整理前人傳下的歷史事件,而是在以一個具有獨立觀點的史學者的眼光,去看待歷史、書寫歷史。該書中關於歷史的敘述其實也暗含著台灣命運的隱喻,讀懂這一隱喻,是這本書出版百年之際我們對其重新認識的重大意義。這個隱喻就在於,台灣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個全局性的思考,台灣的命運也需要在總體中加以考慮。台灣命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息息相關,台灣問題和平解決的希望也維繫在民族偉大復興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