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財政政策:警惕中國版“財政懸崖”

http://www.CRNTT.com   2015-02-16 08:35:15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訊/2014年,中國政府在財稅改革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去年6月份以來,政府先後宣布了一系列財政改革措施,尤其與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相關的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重要文件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於6月30日發布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全國人大於8月31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修正案、國務院於10月2日發布的《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43號文)以及在10月8日發布的《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文章表示,在已經公布的各項措施中,至關重要的是有關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新規定。在規範地方政府融資機制方面,43號文明確將採取疏堵結合的方法。一方面“開前門”,賦予地方政府依法適度舉債融資的權限。另一方面“關後門”,規定政府債務不得通過企業舉借,並剝離融資平台公司政府融資職能。文件強調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規模控制,中央對地方債務實行不救助原則。

  新規則應有助於抑制地方政府過度借貸的行為,也有助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從短期來看,從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轉變為地方政府債,一方面融資和項目之間的期限錯配可以得到緩解,另一方面利率負擔會降低,因此有助於降低違約風險。從長期來看,比起通過影子銀行體系進行融資,發行地方債往往有更嚴格的要求(例如外部評級要求,披露地方財政資產負債表以及監督政府開支),所以這種轉變可以強化地方政府借款的市場紀律。而且,新規則還規定,地方政府不應該再參與商業項目,公共項目應歡迎社會資本(來自政府外部的,例如國有企業和私人投資)的加入,地方政府債務將作為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因此,整體上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將被限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文章分析,展望2015年,預計財政政策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基調。首先,中央財政赤字的規模將會有所增加,其中地方政府債的規模可能從2014年的4000億元增加到1萬億元左右。其次,預算管理改革中會對地方債務分類進行明確劃分,政府從商業項目中退出,在公共項目區分以社會資本合作方式或以發行地方政府債的方式進行融資。但是,在“地方政府不能再通過企業或融資平台來籌集資金”方面,政府可能會給予一到兩年的寬限期。第三,公私合作(PPP)模式的推廣將成為2015年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第四,2015年稅制改革會進一步推動,包括服務業營改增最終完成,房地產稅可能進入立法程序。

  在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同時,應該對中央財政赤字目標進行較大的調整,以免出現中國版的“財政懸崖”問題。財政懸崖指的是政府財政支出的驟然減少而導致的經濟活動陷入萎縮和經濟增長率下滑的現象。2012年,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警告2012年末美國減稅優惠措施到期,同時美國國會啟動減赤機制,會導致政府財政支出猛然緊縮,影響美國金融海嘯後的經濟復甦步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