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龐大民間消費成支撐亞太經濟增長新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5-12-06 11:43:10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以912億元成交額刷新消費紀錄的“雙11”餘熱未散,起源於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又在中國引爆歲末消費熱潮。互聯網的助推下,消費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本周最新發布報告,小幅上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從今年9月時預測的6.8%調整為6.9%。這一改變的背後,正是源於中國不斷釋放的消費潛力。

  新華網報道,在亞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看來,儘管亞太地區部分經濟體有些疲軟,但整體經濟將持續穩定增長,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有望按預期實現2015年增長5.8%、2016年增長6.0%的目標。其中,“中國活躍的民間消費市場”是支撐該地區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

  繼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後,三季度增速略放緩至6.9%。亞行報告認為,儘管增速放緩,中國經濟表現仍超出預期。

  魏尚進說,儘管中國住房供應庫存較高,工業產能過剩問題持續存在,但中國經濟仍具有彈性,“這主要得益於民間消費和服務業的發展”。此外,央行等政府部門為穩定經濟和提振中小企業所採取的舉措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來自中國的統計數據也證實,隨著消費環境的改善,消費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正不斷凸顯,居民消費信心不斷提振,網絡消費蓬勃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濟新常態下,消費已超過投資和貿易,成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因素。今年前三季度消費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達到58.4%,同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在三次產業中繼續“領跑”。

  此外,在房地產疲軟,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增加值持續走弱的背景下,前三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5%,增速逐月提高,實物商品網絡銷售同比增長高達34.7%。

  不僅如此,中國消費者也越來越願意花錢。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開展的中國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今年10月,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3.8,雖比上月低1.8點,但高出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

  “近期消費者信心指數保持了平穩的狀態。”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說。

  調查結果顯示,50.7%的消費者認為當前是購買自己所需物品的良好時機,比上月增加1.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和農村消費者中認可當前為購物良好時機的比重分別為51.1%和49.3%,分別比上月增加1.0和1.9個百分點。

  “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正在加大,諸如消費品、零售和科技電信等行業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能力要強於工業和其他資源型行業。”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日前如此評價中國消費市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