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深度專訪:馬作溝通橋梁角色將後延

http://www.CRNTT.com   2016-06-17 00:17:54  


 
  記者:所以推動修改公投法、廢除課綱微調,都是民進黨內部個別人的行為?而並不能代表蔡英文本人的行為?

  林泉忠:我覺得可以這樣理解,課綱問題是在選舉中浮現出來的,而且課綱微調本身有爭議。在民進黨人看來馬英九調課綱是多此一舉。但在馬英九看來,陳水扁以前對課綱改動太多,必因此須作出調整。不同意識形態的各方都在鬥,蔡英文是有選擇性地做了一些協調妥協。修改公投法也是民進黨在選舉中的主張,因此還會繼續。

  但一些在選舉中沒有提及的,如去中國化,蔡英文應該就不會再做了。比如蔡英文制止了民進黨人要求廢除懸掛孫中山遺像的提議,可以看出蔡英文與其他民進黨人不同。

  記者:在未來有沒有可能蔡英文會控制不住民進黨內的各個派系?

  林泉忠:蔡英文能否做好內政問題,解決核四、食品安全等社會爭議還很難講,她的挑戰會越來越大。隨著選舉結束,各種不滿的聲音都會發出來,而且肯定會有一些人因為在人事安排中沒拿到位子而不滿。不只國民黨會罵她,民進黨內部也會有不同的聲音。

  統戰效果不理想 中國大陸應改變對台策略

  記者:中國大陸是否有可能通過對台灣的一些制裁或限制向蔡英文施壓,來逼迫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

  林泉忠: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方面對她的施壓,如肯尼亞問題,WHA、世界鋼鐵會議等,並沒有讓台灣人更加討厭蔡英文,反而會同情蔡英文,埋怨中國大陸。

  因此,中國大陸在施壓時候必須要了解台灣民眾的意向,如果得不到台灣民眾支持,其實制裁的效果是不好的。中國大陸應該拿捏好力度,在制裁的同時不讓台灣民眾反感。每一項制裁都應做非常完整透徹的評估,而不是隨隨便便。中國大陸要步步為營,細膩地觀察台灣民意,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