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肖日葵:兩岸青年交流的困境與深化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6-10-26 00:28:33  


論壇現場(中評社 秦正陽攝)
 
  兩岸青年交流有五大形式 也有三個結構限制

  肖日葵表示,兩岸青年交流是民間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得益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兩岸關係的改善,“但兩岸青年較全面、大規模的系統交流則是在2008年之後”。他介紹,目前兩岸青年交流的載體和形式,主要有教育交流、網路交流、社會流動交流、職業等市場、婚姻等載體的交流。

  其中,教育交流突出就是兩岸青年學生交流和互換,交換生和學歷生就是此種教育場域交流下的產物;網路交流是基於網路空間和平台,兩岸青年圍繞兩岸共同議題進行隔空對話,發表各自的觀點,表達各自的情感,此種交流最能反應出價值觀的差異,發揮著公域所承載的辯論、爭論的功能;社會流動性交流是指兩岸青年通過旅遊、參訪等形式流入到對方社會中,去感受各自的社會;職業等市場交流是一種職業或者說工作性質的交流,是到對岸勞動力市場中尋求職業發展;婚姻交流更多的是情感和生活的交流,不同於以往的市場性質的兩岸婚姻,目前兩岸婚姻更多是自由戀愛的結果。

  “在這些交流形式中,相比較而言,教育交流較全面而深入,婚姻交流則較為基礎和堅固,網路交流則較為激烈和爭鋒相對,社會流動交流則較為鬆散,職業發展交流正逐步深化”,肖日葵做了如上概括。

  肖日葵指出,兩岸青年交流也呈現出不同不對稱性,同時也面臨著一些結構性限制。第一,兩岸青年人的社會化都有其深刻的社會制度背景烙印,兩岸政治社會制度的不同,塑造了不同的政治價值、認同,社會性格,例如台灣青年被視為小確幸,缺少大格局。面對這種差異性,需要本著尊重、理解,包容等精神開展交流。

  第二,青年特有的反叛性格,容易被利用,尤其是台灣的民粹主義思潮氾濫,已經成為台灣青年對島內政治、經濟、社會變革進行積極作為的絆腳石,也讓一小部分台灣青年看不到台灣政經問題的真正根源,只是一味毫無建設性的反對和反抗。偏狹、極端化的民粹認知也影響台灣青年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正面認知,在兩岸關係上只能固步自封,甚至自我排斥。

  第三,民進黨奉行分裂主義意識形態,在蔡英文當局執政背景下,借由教科書、組織培養、輿論宣傳等形式,利用執政權力將會進一步深化對台灣青年台獨意識形態的滲透和灌輸。整體上,兩岸關係發展大環境將日趨緊張,這勢必將影響到兩岸青年人的交流,兩岸青年交流將面臨諸多的政治限制和政策限制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