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日同盟50年,向何處去?

http://www.CRNTT.com   2010-02-02 14:40:03  


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國海軍十九日在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基地共同舉辦《日美安保條約》修訂50周年紀念典禮。
  中評社北京2月2日訊/今年1月19日,是日本和美國簽訂(新)安保條約50周年。這一在東西對抗、意識形態為“指導思想”的冷戰時期簽署的、主要應對蘇聯或“共産主義”的“同盟”,在新的、冷戰已經不存在的世界格局下,存在或維持的意義何在? 美日同盟將向何處去?廣州金羊網日前登載的訪談文章“對談日本:美日同盟50年,向何處去?”認為,隨著冷戰的結束,“後冷戰”興起,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後,由於經濟崛起、軍力增長和體制不透明等原因,中國日益成為美日同盟防範、遏制的戰略目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面對著崛起中的中國,美日兩國修改安保條約的結果可能會呈現更加鞏固、密切的軍事同盟,11月奧巴馬訪日之際,兩國會否簽署把新的安保,令人拭目以待。全文內容如下:

  加藤嘉一:製作人、主持人,專欄作家;劉檸:獨立學者,專欄作家,藝術評論者。兩人均不懈地關注以中日關係為中心的東亞國際關係,並力求把這種關注投射到對轉型中國當下的問題意識上。 

  加藤:劉檸老師您好!今年1月19日,是日本和美國簽訂(新)安保條約的50周年,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日子。“日美安保”既是日本戰敗後回歸國際社會的象徵,也是美國戰勝後為東亞政策奠定的基礎。日本人雖然內心有矛盾和困惑,但實際上是不接受“日本依然被美國占領,是美國的半殖民地”等說法的。日美安保條約本質上不是美國強加給日本的,而是日本主動選擇的結果。條約的核心是:美國有義務維護日本國的安全,為此,日本向美軍提供應有的設施和地方。一目了然,它是雙向的,雙贏的,日美兩國本著國家利益的戰略思考去建構的産物。“美日同盟”則對東亞格局的穩定與發展起著核心作用,與東亞其他各國,尤其中國之國家利益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許多中國民眾簡單地認為,美日同盟是為遏制中國而存在的。我不否認有過,有著,或將有這種因素。但這絕不是同盟功能的全部。另一方面,日本在二戰期間無法控制軍國主義擴張,最終侵略中國,發動戰爭,慘敗後被美國“改造”成非軍事化、民主化的現代化國家。美國實際上控制了日本,使它再也不主動發動戰爭,《日本國憲法》中的“放棄戰爭”條款是其明證。這一“和平憲法”則是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日本和哥斯達黎加)擁有的。美國幫了剛剛被侵略的中國很大忙,倘若中國自己通過軍事和外交等策略防止日本軍事擴張,那究竟需要多少,多種成本?縱觀戰後東亞政治,“美日同盟”為本地區的繁榮與穩定起著獨一無二,利大於弊的作用。劉檸老師,您說呢?您怎麼回顧二戰後美日同盟走過的50年,以及其性質的持續和變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