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未來十年中國與世界將是怎樣的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0-03-21 00:09:16  


和平發展成爲世界的主流
 
  開放、合作、和平是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基調

  換一個角度,從中國自身的發展看也是如此。開放、合作、和平作為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基本方面,是中國自身發展的要求。

  歷史地看,改革開放的30多年,中國在開放、合作與和平的環境中獲得了歷史性的大發展。中國的對外開放已經走過了兩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的開放重點是技術和資金,建立特區,沿海開放,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等;第二階段開放的重點是制度層面,包括1992年後努力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加入WTO等。在這兩個階段中,也包括開放與技術、資金和制度相關的文化教育要素,所謂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涉及上面的三個層面。

  中國的顯著變化是從開放開始的。中國的有識之士曾深切地認識到,不改革開放是死路一條。不改革開放,中國就會被開除球籍。開放,是中國發展的歷史性選擇,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正是通過改革開放,中國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中國發展的基本經驗是改革開放而不是其他。從歷史的經驗看,中國沒有理由要離開開放的道路。動搖了開放,就動搖了中國發展的根基。也因為這一點,開放是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基本方面。對外開放,互利共贏,和平發展是中國的既定國策。雖然在這一過程中有過曲折,雖然不能排除某些時候某些方面存在著與開放不符的傾向,但是,這不會也不可能成為中國與世界關係的主導方面,不可能成為主流。絕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是擋不住的,中國的發展是擋不住的。國門已經打開,任何企圖重新將之關閉的傾向,都將被視為對中國發展或中國絕大多數人利益的冒犯,因而從根本上說是不可行的。

  這樣說,是從歷史經驗的角度來論述的。這一角度是重要的,但又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地從中國現實發展的內在進程進行分析,看是否需要更具廣度和深度的開放,是否需要根據中國發展的新條件、新形勢將開放推進到新的階段。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繼續推進開放,就不是真正地堅持開放。改革開放是動態的過程,只有在這種動態的推進中,才是真正地堅持改革開放。從中國發展的需要看,中國不僅需要堅持開放,而且需要將開放推進到構建開放社會的階段。這是中國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以人為本的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