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裴敏欣:中國的戰略機會窗口在關閉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4-27 09:25:57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訊/“中國政府領導人及其戰略家們應用正面的態度來看待正在演變的國際環境,中國和平發展的機遇依然存在,西方世界和中國的關係並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北京必須把外交重點放在改善和周邊國家的關係上面,尤其要盡力打開和日本、印度外交局面。同時中國領導人還需重新啟動國內的各項改革,使中國的經濟穩步發展。只有採取戰略主動,中國的戰略機會窗口才不會關閉。”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裴敏欣的文章“中國的戰略機會窗口在關閉嗎?”,詳論如下:
 
  最近有機會參加一個華盛頓智庫的演討會。有一位發言人提出一個有趣的議題:中國的戰略機會窗口是否正在關閉?

  這種看法據說在中國國內的戰略觀察家中頗有市場。其最重要的根據就是美國去年在亞洲採取的一系列似乎是針對中國的戰略大動作,如公開在南海的領土爭端的問題上和挑戰中國的立場和所謂的“核心利益”;正式宣布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及在中日在釣魚島的糾紛中站在日本一邊,首次在國務卿的級別確認美日安保條約包括釣魚島的安全。把這一系列美國的外交舉措聯繫在一起,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美國已把戰略焦點重新轉移到中國身上。

  對中國來說,受華盛頓的特別關照並不總是一件好事。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戰略機遇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冷戰後期和美國的准戰略盟友關係;這使中國能在80年代順利重返國際社會和獲取西方對中國經濟改革發展的巨大支持。但是這一准盟友關係隨著蘇聯的解體而結束。二是美國在90年代對華的接觸戰略。雖然那時美國對中國的未來有極大的不確定感,但克林頓總統實施了以合作為主的對華政策,用把中國融入國際組織的手段來影響中國的發展取向。這一戰略的最成功的體現就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三是美國的戰略錯誤和其作為世界唯一超強的國際責任,這在過去10年中最明顯。小布什總統入侵伊拉克以及 911 後美國發起的反恐戰爭(包括阿富汗戰爭)迫使新保守主義者主導的第一任布什政府把戰略焦點移到中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