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朱松嶺:大陸平心靜氣 等待機會到來

http://www.CRNTT.com   2015-08-19 00:19:26  


朱松嶺
  中評社九江8月19日電(記者 臧涵)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瞻”學術研討會中表示,在台灣這個淺碟型社會體面臨2016年選舉衝擊和權力重組給台灣和兩岸關係帶來不同的未來時,中國大陸需要的是平心靜氣,碼好手中的牌,靜靜地等待著機會的到來。

  朱松嶺在會上指出,兩岸關係作為一個動態平衡的系統,一直是大國格局的組成部分,也自然而言受到大國格局和世界變化的影響。目前的世界正處於大危機之中,處於格局、周期、體系的多重轉折點。天下三分是未來世界的基本趨勢,中國將成為世界的一極。

  大陸有學者已經清晰地分析了美國進入衰退期、中國進入新三極的趨勢,對這一趨勢的判斷來自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朱松嶺認為,區域化體系的發展,與正在瓦解的美式全球化體系一道,正在成為世界體系演變的新趨勢。從“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戰略規劃不難看出,大陸已經認清這一趨勢,並駕輕就熟地以區域整合的方式融入未來。習近平時期的兩岸關係恰恰是從屬於這一中國崛起大大戰略的組成部分。兩岸關係不過是洪流大潮中被卷動的巨石,它必因世界大勢而轉,也必因中國大陸崛起的整體戰略而在客觀上實現兩岸的全面整合,它帶來的或許也將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效果。

  兩岸關係產生之初,雙方就受制於二戰後的美蘇列強,時至今日兩岸關係依然在美國的掣肘之下。朱松嶺提到,時空變幻,兩岸關係從相對單純的軍事對峙、互不往來進入到互聯網時代的多維往來,從相對單純的兩岸政治零和博弈轉變為兩岸全面的社會整合,從相對單純的兩岸關係轉變為兩個社會實體在全球網絡中的政治對立、經濟熱絡、民間往來、社會融合。兩岸各自和世界其他社會體的往來以及兩岸雙方之間的相互往來交織在一起,兩岸與世界的官方和民間往來交織在一起,兩岸雙方民眾的國家認同、政治實體的法律認同以及政黨的政治認同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類似圍棋對弈中犬牙交錯、互有你我的狀況,這是兩岸關係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格局。

  1949年至今,兩岸歷經了時代背景、關係內容和本身作用滄海桑田的巨變。朱松嶺強調,時代背景包括從二戰後的雅爾塔體制、雅爾塔秩序到美蘇爭霸的兩大陣營冷戰,到蘇東巨變,反恐,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烏克蘭事件;從美國漸衰中的重返亞洲戰略,到中國大陸初露端倪的“一帶一路”融入世界新秩序戰略。兩岸關係內容指從最初的國共兩黨之爭到今天囊括政黨、政府、企業、各種政府及非政府組織、個人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面和平發展、互動、整合。

  而兩岸本身,從二戰之後基本完全受制於美蘇大國的戰略規劃和戰術鉗制到越來越多地發揮秩序規則的建設作用,兩岸雙方尤其是中國大陸在兩岸關係上的主動權越來越強。朱松嶺表示,儘管有時候實力不一定能轉化為優勢,優勢不一定能轉化為勝勢,但確確實實是實力決定勢力,決定了未來的關係走向。中國大陸航空母艦式的發展以及尚未達到均質社會的政策空間,獨特的具有口號政治和文件政治式特點的政治體制使得它有不同其它政治體的承受金融風險和其他風險的能力。全面融入世界格局並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戰略構想會使中國大陸全面參與國際規則的建構和遵守,會使中國大陸與世界全方位接軌,也會使中國大陸人民參與全球性均質社會建設,人與資本的全球化流動已經並將繼續成為中國大陸與世界多維度融合的特征。與台灣的多維度互動不過是大戰略中的組成部分,而且是特殊組成部分,因為兩岸關係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兩岸的多維互動又具有自身的諸多特點。

  兩岸關係並不因為台灣是一個分裂的,沒有人說了算卻又人人當家作主的共同體的吵鬧而改變兩岸整合的趨勢,也不因為島內碎片化社會對兩岸全面整合的抗拒而違逆潮流。朱松嶺說,泰國金融體系可能因為金融大鰐的衝擊而決堤,美國甚至考慮動用銀行支付系統的基礎工程制裁俄羅斯,信用泛濫的互聯網時代,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地動山搖的效果。

  朱松嶺最後提到,在全球大洗牌的大潮中,在台灣這個淺碟型社會體面臨2016年選舉衝擊和權力重組給台灣和兩岸關係帶來不同的未來時,中國大陸需要的是平心靜氣,碼好手中的牌,靜靜地等待著機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