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台灣青年國家認同的挑戰及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22-11-08 00:10:08  


 
  (二)島內“反中”民粹主義泛濫

  近年來,台灣社會出現了一股“反中”民粹主義思潮。在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蔡英文大打“兩岸對立牌”,挑動民眾的“反中”民粹情緒,為其勝選積攢了不少選票。有數據顯示,蔡英文通過刺激台灣民眾的“恐中”“反中”情緒,至少提升了10%的民意支持度。在勝選後,蔡英文更是繼續打“反中”牌,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在民進黨當局的惡意操弄之下,台灣島內的“反中”民粹主義愈發濃厚,呈現出“反中擴大化”的趨勢,輿論中充斥著對於大陸防疫工作的偏見與嘲諷,理性、客觀的聲音反而遭到壓制。比如,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無權參加衹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的世衛組織(WHO)。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大陸方面及時主動地向台灣通報疫情信息,台灣也可以及時獲取世衛組織發布的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以及台灣專家以個人名義參加世衛組織相關技術會議。但民進黨當局仍大力操弄加入世衛組織的議題,在島內不斷煽動“反中”民意,營造大陸阻撓台灣加入世衛組織、不顧台灣民眾健康福祉的氛圍。陸委會的民調顯示,高達9成以上(91.6%)民眾反對大陸藉疫情“打壓”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傷害台灣人民健康權益。〔17〕

  在“台獨”分子的操弄下,新冠肺炎議題也引發了網絡“反中”輿論的爆發。2020年初大陸遭受新冠疫情時,台灣網軍便藉機抹黑大陸、煽動“反中”民粹,他們污衊“中國研製肺炎病毒作為生化武器”、“中國是威脅全人類健康的元凶”,助力民進黨當局“藉疫謀獨”。甚至滯留湖北的台胞在網絡上也遭受人身攻擊,被指責“不要把病毒帶到台灣”。早在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但台灣當局及多個島內媒體則持續稱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為“新冠肺炎”。台灣當局與媒體持續使用這種歧視與污名化的措辭也使得部分台灣民眾堅持將新冠肺炎稱為“新冠肺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島內“反中”民粹主義的泛濫。比如,一位大陸網友在《兩岸青年說》節目中指出一位台灣網紅將新冠肺炎稱作“新冠肺炎”的錯誤,便遭到了來自島內大劑量的謾罵。網絡表達的匿名性以及缺乏責任約束的特點使得網民所表達的觀點往往趨於非理性化、偏激化。反映在兩岸關係上,兩岸關係中一旦發生一些突發事件,在網絡上往往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匯聚一些“反中”民粹主義言論。在此氛圍下,台灣青年更加難以形成對大陸的好感與認同。

  (三)美國不斷提升美台實質關係

  2001年的“911事件”標誌著美國霸權走下神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加速了美國衰落的進程。金融危機後,中國大陸經濟將超越美國逐漸成為美國精英們的共識,使得他們產生了對美國失去霸權地位的焦慮。〔18〕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與國際地位的提升,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戰略定位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特朗普政府將中國大陸定位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即確認中國大陸是美國霸主地位的主要威脅。為了維護在全球中的霸主地位,美國千方百計地遏制中國大陸,大打“台灣牌”向中國大陸施壓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