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深度:謝郁談美國戰略模糊與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08-12 00:04:39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主任謝郁(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張爽 實習記者 陳潔瓊)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主任謝郁近日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的台海政策又重回戰略模糊:既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另一方面又大力提升美台關係,支持台灣與大陸對抗,不斷強化台灣作為遏制中國的砝碼和棋子作用。目前中美博弈進入深層次的、全方位的、長期化的對抗與較量時期,但美國現在並不打算在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攤牌,不打算台海局勢破局,希望拉長戰線牽制中國,這是其重回戰略模糊的重要原因。

  謝郁對中評社說,重回戰略模糊是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的重要區別,特朗普政府把長期以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模糊逐漸變成了戰略清晰,而戰略清晰導致的結果,必然是中美之間爆發激烈的對抗、危機與衝突。而拜登政策上台後,基於多種判斷,台海政策重回戰略模糊。

  謝郁認為,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來說是核心利益,事關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中國政府和人民在維護主權方面沒有退讓妥協的餘地。可是對於美國來說,台灣問題不是其核心利益,只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重要的相關戰略利益,而這個重要的相關戰略利益的目標是“以台制華”,不是實現“台灣獨立”。這張牌對美國來說是要長期打下去,以求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而長期打下去的前提就是是不破局,不攤牌。所以島內某些“急獨”勢力見獵心喜,認為中美對抗是推進“台獨”的最佳機遇期,可以火中取栗,這是誤判,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目標利用台灣問題遏制中國,不是幫助台灣“獨立”,這才是美國對華戰略的目標任務,要清楚這一點,否則就很危險,會將台灣推向危險的境地。

  謝郁對中評社表示,從拜登上台半年多的觀察來看,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主體脈絡還是集中精力遏制打壓中國,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的戰略判斷和戰略定位。在這個大前提下,在台灣問題上,拜登政府打“台灣牌”的動能和力度都不會減弱。但從總體上看,在中國一再明確宣示台灣問題事涉領土主權完整不容侵犯的堅定立場之下,可以看出目前美國並不打算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攤牌,拜登政府打“台灣牌”會以切香腸的方式推進,不會輕易越過臨界點,以免中美全面攤牌引發台海戰爭。

   以下是訪問全文:

   中評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到台灣問題時說“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您怎麼解讀“歷史任務”這一提法?您認為中國共產黨在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時(建國一百年)會如何處理統一的問題?

   謝郁:習總書記在建黨一百周年大會上關於台灣問題的論述,贏得了非常強烈的反應,有一個重要的點是重申了“歷史任務”這個詞。中國共產黨從上世紀的90年代開始提“三大任務”,21世紀上半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有三大歷史性的任務: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全面建成小康、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