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想參與世衛 台北不應“只喊不做”

http://www.CRNTT.com   2008-12-11 11:38:57  


臺灣若想參與世衛,僅僅喊話是不夠的,還要拿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中評社香港12月11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認爲“台北應向北京提出參與世衛活動協商的建議 ”。文章内容如下:

  台灣前駐美國代表,現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陳錫萫,前日在英國皇家國際事務協會就台灣新“政府”的兩岸關係和“外交”政策發表演講時表示,他對台灣參加明年五月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感到審慎樂觀。但陳錫萫的“審慎樂觀”話音剛落,便遭到了自家人的質疑。昨日,新上任的“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指出,台灣不可能在“中國台北”的框架下參與國際組織,還有其他的框架,例如奧運模式的“中華台北”。他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台灣一定會以有尊嚴的方式參加國際組織。趙建民強調,台灣希望馬上可以用可以接受的名義“WHA”,但這需要時間,如果在模式上不能被台灣人民接受的話,也不用急,“犯不著在明年”。 

  趙建民的這個談話,是他正式出任“陸委會”副主委近一個月後,首次的對外公開發表談話,但其內容竟是間接否定“自己人”的演說內容。顯然,是台灣行政團隊內,尤其是在“國安”系統中,對台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活動的複雜程度,有深刻的理解,因而較為冷靜,並不同意同一陣營內那些並沒有行政責任和負擔的“智庫”人員,顯得較為輕鬆、樂觀,隨意的言論。 

  實際上,盡管胡錦濤對台灣參加國際活動尤其是優先考慮讓台灣以適當名義參加“WHA”活動的問題作出了承諾,也盡管台灣方面對此問題懷有迫切的願望,但台灣要在明年五月就能參加“WHA”,則條件仍未成熟。其原因,既有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規定的限制的問題,也與台灣方面目前的“只喊不做”態度,有直接的關係。 

  在這方面,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孔立就曾有過精辟的分析。他指出,台灣為甚麼至今無法參加“WHO”,甚至連“WHA”都無法參加?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不符合參加的條件。因此,台灣能否參與“WHO”,不是由中國政府說了算,如果不符合參與的條件,即使大陸“點頭”也沒用。就此,他指出,目前出現一種令人費解的現象:台灣當局一方面對於明年參加“WHA”的問題,一再放話,不斷升溫,似乎這是已經迫在眉睫的問題,亟待解決;可是另一方面,卻似乎並沒有及早與大陸協商的準備。

  這就是問題的徵結所在。這是因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的規定內容,並沒有向台灣方面以其所希望的名義和形式參與“WHA”以至“WHO”的活動,提供法源依據。實際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章程》規定,其成員有三種,其一是“會員”,必須是以主權國家名義申請入會;其二是“準會員”,則是“非自治領域”,由負責其外交事務的國家代為申請入會;其三是“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其資格是國際性的“衛生組織實體”,目前已有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國際紅十字會等“衛生組織實體”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並以該身份參加每年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