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一個“二二八事件”按己所需各自表述

http://www.CRNTT.com   2013-02-28 08:46:28  


2012年2月28日,馬英九主持二二八事件65週年中樞紀念儀式,鞠躬致歉。(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訊/今日是台灣“二二八事件”六十六周年紀念日。當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地的各地地方政府和相關團體,都將分別舉辦系列紀念活動。而一向把“二二八事件”當作是自己進行“台獨”活動“利器”的“獨派”團體“台灣國家聯盟”等更是不會例外,將今日組織名為“勿忘二二八”的遊行活動,民進黨“天王”蘇貞昌、蔡英文及台聯黨主席黃昆輝等也將會參與並致詞。而被視為“統派”立場的歷史研究人員也籍著“二二八事件”週年紀念日,發表與由“獨派”所掌握的“主流”觀點絕然相反的觀點主張。總之,一個“二二八事件”,可說是各種政治勢力“各自表述”,按照自己的意識形態需要作出自己的闡述。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既混亂又相互矛盾的“各自表述”狀態,就是因為“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極為錯綜複雜。首先是由於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對“光復台灣,回歸祖國”的期望落空。當時統治台灣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在經濟方面,通貨膨脹與失業等問題嚴重,而不當的管制政策使問題加劇。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籍著一宗普通的因查緝私煙的治安事件,導致龐大的民怨能量總爆發,並由請願轉變成為對抗公署的政治性運動,最終導致官民間的對抗衝突與軍隊鎮壓,並實施清鄉、逮捕槍決知識菁英和民眾,使“二二八事件”影響台灣長達數十年。

  由於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實施“白色恐怖”,故在一九八二年七月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之前,“二二八事件”一直是台灣社會的禁忌,年輕一代幾乎無從知曉,反倒在海外更受重視。早年海外台灣人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主要分為兩支:一是以“反抗國民黨殖民統治”為訴求的“獨派”運動;二是以“反抗國民黨暴政”為主訴求的“統派”運動;一“獨”一“統”,涇渭分明。而在台灣島內,國民黨當局則一直將責任歸咎於中共的煽動。直到一九八九年台灣當局首度向“立法院”提出《二二八事件經過報告》,仍將事件主因歸咎於“共黨份子鼓煽利用”,並將責任都推給“幕後策劃、操縱之主謀共黨份子謝雪紅”。直到如今,馬英九也是持有此觀點。

  但陳水扁當政的八年間,委任“獨派”歷史學家張炎憲出任“總統府”屬下的“國史館”館長,他所領導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又全都轉向“獨派”觀點,將一切責任歸咎於國民黨。而對“二二八事件”進行研究的一支重要民間力量基督教長老會,由於其本身就是“台獨”基本教旨主義者,因而其“研究成果”,也與張炎憲相同,甚至是將“二二八事件”定位為“台獨”活動的濫觴。但基督教長老會本身在“二二八事件”中捲入甚深,一些地方的暴亂就是由其發動。這就形成了“既做球員,又做裁判”的怪事,由當事者來作研究,當然缺乏第三者的中立性和客觀性。何況,基督教長老會是刻意地將“二二八事件”樹立為“台獨”勢力的“圖騰”,就更是失諸於客觀理性。更嚴重的是,可能是擔心自己所作出的結論被人揭穿,因而一直拒絕向其他研究學者借出其所管有的“二二八事件”資料,而據說這部分資料佔全部“二二八事件”資料的大部分。

  由於“國共內戰”的歷史遺緒,既然國民黨認為“二二八事件”是由中共發動,中共方面也就乾脆“接受如儀”。實際上,在大陸出版的史籍中,是將“二二八事件”稱為“二二八起義”,並定位為新民主主義運動的主要組成部份的。如由國台辦屬下九洲出版社出版,陳孔立主編(編委會成員有著名中共黨史專家金沖及等人)的《台灣史綱要》就認為,“二二八事件”是一次人民民主自治運動,其主要要求是進行政治改革,鏟除專制和與貪污腐敗現象,實行地方自治。可是國民黨當局卻不能容忍,他們把這個事件加上“企圖顛覆政府,奪取政權,背叛國家”的叛亂罪名,進行殘酷的鎮壓。為此,近年每逢“二二八事件”周年,涉台機構或團體都有舉行紀念活動。前天由台盟中央、台盟北京市委聯合舉辦的紀念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六十六週年學術研討會”,就表示要繼承和弘揚“二二八”先烈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堅決反對“台獨”勢力對“二二八”歷史的曲解,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不斷鞏固和深化兩岸和平交流交往的態勢,進一步增加互信,為最終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積極的貢獻。

  有趣的是,由於民進黨是主張“國民黨鎮壓”,因而反而同情中共。民進黨“立委”鄭麗君、陳其邁、蕭美琴等人昨日召開記者會,就批評“總統府”“將二二八事件認定為共產黨操縱”,並指出當時台共在日治後期就受到整肅,馬政府現在要將“二二八事件”和中共扣在一起,指示要為“二二八事件”合理化,因而要求馬英九必須為自己的“歧視性言論”向“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表達歉意。 

  民進黨“立委”此舉似乎是要為中共說好話,其實只不過是“借助鍾馗打鬼”,將矛頭指向國民黨和馬英九,尤其是利用“總統府”近日將彭蔭剛要求為其父親彭孟緝平反的信函批轉“中央研究院”一事,來打擊馬英九,並挑撥國共關係而已。此招頗辣,因為馬英九是國民黨人中,最早為“二二八事件”道歉者之一,並以其慰問“二二八”遺屬的行為,獲得部分遺屬的諒解,因而為自己的兩次“總統”勝選爭取到“投民進黨不放心,投國民黨不甘心”選民的支持。現在民進黨“立委”企圖又再挑起“二二八事件”遺屬對國民黨的仇恨,尤其是本已對馬英九抱有好感,對國民黨也已諒解的遺屬,重新仇恨國民黨,顯然是要重新製造民眾撕裂,以為其選舉利用服務。

  中共確實有參與“二二八事件”,但並非是發動者,而是在國民黨實施鎮壓後,乘勢組織民眾武裝反抗。據朱浤源研究,當時台灣地區的中共地下黨員僅有七十人左右,但可號召的武裝人員多達七千人。然而,民眾在嘉義攻擊機場時,“中共地下黨也來,長老會也來,流氓也來,台籍日本兵也來。”

  由此可見,“二二八事件”雖然在整體上是一個民眾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正義運動,但參與者可說是龍蛇混雜,既有中共地下黨,也有主張“台獨”的基本教長老會,更有日本投降後沒有跟隨撤走的台籍日本兵,還有流氓地痞。不過,中共是政治武裝鬥爭,基督教長老會卻是在趁火打劫,並嫁禍於人。

  但由於”獨派”學者已經佔據了研究“二二八事件”的主導權,而國民黨歷史學者則大多因為投鼠忌器不願接觸“二二八事件”,,因而在台灣地區,“二二八事件”仍是民進黨尤其是“獨派”人士所掌握的“理論利器”,並將之視為“台獨”運動的“圖騰”,與大陸的“新民主主義運動重要組成部份”論述,形成了南轅北轍。

  作者:富權 來源:澳門新華澳報2013年2月28日